新华网杭州6月29日电 紧张的高考已结束,随之而来的是另一轮志愿填报的较量。记者连日采访相关高校及多场招生咨询会发现,一些家长成为这场“第二次高考”的主角,主导着孩子高考志愿的填报。
“飞行器设计、机械制动化、土木工程,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专业。今天问的都是这些专业的录取情况。”在杭州的招生咨询会上,一位和同学结伴而来的高考生兴奋地告诉记者。但当记者问到他最后的决定是?他激动的表情变得黯然神伤:“没用的,最后鼠标都在我父母手上,出门时他们让我别乱来,他们早就在高考前通过网络和电话帮我咨询好了,先选好专业,再选大学,基本定了学水利。”
关于高考填志愿,有人形象地比喻说,高考是考生一个人“单兵应战”,而高考填志愿是全家人乃至全社会的“协同作战”。“不要把分数浪费”“选热门的专业”……这是很多家长的观念,有时填志愿更多掌握在家长的手中,而不是学生。
有家长解释说,孩子缺乏社会经验,哪里知道选什么专业好就业。事实上,父母意愿强加于孩子的现象不少见。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并无清楚的认识,面对高考志愿填报拿不定主意,只能依赖父母。
究其原因,高分在高考中占据绝对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强调素质教育的同时仍然出现很多父母掌控的“学霸”,即使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却也敌不过强大的高考志愿填报“攻略”。
据杭州12355青少年服务台透露,每年总有部分家长来电反映,孩子进入大学后出现种种不良反应,有的环境适应不良,有的则完全是受父母之命读书,所读院校(专业)并非学生自主选择,导致其在大学期间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进而选择网络游戏打发时日。因此,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希望能在填志愿前有一个职业测评。
不管是学习还是就业,其主体都是孩子自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父母和老师对于孩子的作用应该只是参谋和协助,他们可以根据各种相关资料作些分析,结合孩子本人具体情况提出选择志愿的建议而非包办。最后填志愿的那一刻,请家长们放心把鼠标还给孩子。
- 志愿者送逝者最后一程 北仑有一支"身后关爱"服务队
- 孟郊在这里写下《游子吟》 中高考前考生会去状元阁
- 广大党员志愿服务迎“七一"进社区 点亮微心愿
- 拱墅区党员志愿者10个街道20个社区开展服务
- 山西高考生离奇死亡堪比蓝可儿 父亲准备赴浙寻真相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