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7月4日讯学了个新名词:一表生。
乍一听,还以为是指长得一表人才的学生,眼下如火如荼的“幼升小”,哪个学校不喜欢这样的孩子呢?不过,这一猜测立刻得到了孩子即将上小学的同事的大笑:娃娃长得可爱,那可远远不够!
原来,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名词。去年开始,杭州公办小学取消了择校生,想读心目中的好学校,买学区房成了唯一途径。孩子户口与父母户口、父母名下的房产三者一致,才被称为“一表生”,才有资格进入“名校”。
总以为高价买了学区房,就买了个安心,但今年大不同——杭城公办小学报名已过去一周,部分热门公办小学学区生爆棚,远远超过招生数,多所公办小学校长表示,今年“一表生”肯定有不少要被调剂。
这句话,在家长们听来,就是之前的努力可能会付诸东流,他们的焦灼胜似夏日高温。买学区房、读好学校,对于单个家庭来说,是理性的选择,但众多家庭如此,往往导致非理性结果的出现。
据杭州市教育局网站的消息,录取的第一批名单最早会在7月5日前公布,最迟也不超过7月10日。这意味着,“一表生”怎么调剂,就在这几天决定。不过,仔细看《2013年杭州市主城区小学招生公告》,还没有写明“一表生”超计划招生数的解决办法。倒是有一句,可能会是调剂标准:“同一类情况适龄儿童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时,由学校根据公平、公正原则制定录取方法,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执行。”
公平、公正,这是家长期待的结果;但怎么公平、公正,家长还不知道。家长最迫切的,就是教育部门早一点告诉他们,孩子会不会被列入调剂的名单中?调剂的依据是什么?接受调剂后,会去哪所学校?
“一表生”爆表,有家长热捧名校的心态,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合理分配的问题。如果一个地方公办学校办学条件都差不多,谁会掏大把的票子去购置四五万元1平方米的老房子?
再回想下上个月的“神十”太空授课吧,它带来的启迪不只是物理知识。半小时的课程,却有超过6000万学生,还有数以万计的其他社会人员,在同一时间看同样的画面,听同样的课程,了解同一个试验。
这何尝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公平教育呢?太空给了我们无穷的想象,更给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新思维,在现代科技社会,要实现资源共享的手段很多,操作很容易,主要看如何去操作、想不想去操作。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