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杭州引导基金首笔投资成功实现循环 育出千里马
2013年07月05日 06:08:58

  浙江日报杭州7月5日讯“合作愉快!”日前,杭州市高科技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孙铸环和赛伯乐创业投资公司总裁陈斌正式签约,退回本金2500万元及利息356万元。这一刻也意味着,经过5年运作,杭州市引导基金完成首笔投资的成功退出,首次实现引导基金财政资金循环。

  据了解,杭州市引导基金由杭州市政府出资,资金规模10亿元,每年出资2亿元,分5年到位,基金作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资金,旨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创投领域,重点支持本地科技型初创企业。

  从选“千里马”到选“伯乐”

  成功退出的首笔引导基金又将去向何处?据透露,现在杭州市创业投资服务中心正在和赛伯乐筹划着成立一只新的天使投资基金。除了灵峰赛伯乐基金,接下来,引导基金近百个投资项目也逐渐迎来退出高峰。杭州市创业投资服务中心总经理周恺秉告诉记者,这些退出的资金都会重新寻找新的科技新项目。

  “这10亿元的财政资金,如果仅仅作为科技项目补助给企业,参照每个项目200万元到500万元不等的规模,最多也只有500家不到的企业受益,且资金是不可循环利用的。但是通过政府引导基金的模式,政府的财政资金作用明显放大了。”杭州市科委主任楼健人解释杭州市创业引导基金之于科技创新推动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引导基金的意义还不仅限于此。其背后是政府主动打破部门权限、实现从原来的行政式拨款向市场化机制转换的创举。周恺秉将政府的这种职能角色转换形象地形容为选“伯乐”还是选“千里马”的问题:传统政府支持科技型企业的模式是以项目补贴的形式,是由政府直接选“千里马”;而通过引导基金的模式,则意味着由政府选择“伯乐”即投资公司,再由这些专业的投资机构用他们专业的眼光去选“千里马”。

  “相比之下,有着营收压力的投资机构经过层层筛选和考察,更能挖掘出真正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之光’。”周恺秉说。

  据介绍,为了实现高科技项目和浙江资本“配对”,放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杭州市引导基金下一步还有更大的“野心”:走进美国硅谷,从当地引入一批更有投资经验的投资机构和高科技项目,驱动杭州科技创新。

  首只基金成功退出

  滨江物联网产业园区内,聚光科技作为国内高端分析检测仪器仪表行业的领头企业,市值已经超过57亿元。早在2001年创立之初,聚光科技不过是一家只有2个人的初创型企业。

  从2人到2000人,作为杭州市引导基金的首个参股投资的企业个案,聚光科技近几年来的快速成长见证了政府设立引导基金助推科技创新这一模式的成功之处。

  “投资机构的进入,不仅仅是资金支持,还有管理理念和战略制定方面的引导,这对新创业的公司来说至关重要。”谈及创业之初风险投资资金的“雪中送炭”之举,聚光科技董事长王健这样感慨。

  2009年,发展顺利的聚光科技想进一步扩张产能,但是此时恰是金融危机背景下银根纷纷收紧,银行不愿意出资。而此时的赛伯乐总裁“逆势”为聚光科技投下1亿元资金,成为聚光科技今天成就的关键人物。

  在这1亿元投资中,四分之一的资金来自其与杭州市创投引导基金合作设立的首只基金——灵峰赛伯乐基金,这也是5年前与杭州市引导基金合作成立的首只基金。

  带着技术和管理经验从美国归来,通过与创投基金的合作,实现科技与资本的完美结合,缔造出资本市场的一个投资神话。在陈斌看来,从聚光科技身上,能够找到政府成立引导基金、引导投资资金投向初创期企业产生的巨大溢出效应。

  过去的4年中,灵峰赛伯乐基金1亿元资金共投资8个项目,其中7个集中在杭州, 90%投向了国家政策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投资项目自创投资本投入后,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45%。

  陈斌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此次灵峰赛伯乐基金中,杭州市引导基金出资的2500万元,通过社会募资共撬动1亿元的资本金投资科技型企业,最终撬动的是超过7亿元资本。

  “从更深层次处看,杭州市引导基金的设立和运作正为科技和民间资本之间搭建一个市场化的运作平台。”陈斌说。

  集聚效应初显

  从合作签约到成功退出的签约,投资初创期企业,平均投资周期至少需要5年时间。对原本逐利的创投公司和社会资本而言,5年投资周期确实长了点,然而受益于杭州市政府引导基金的非营利性支持,在杭州,这样的长周期投资队伍正在壮大,引导基金对创投机构的产生的集聚效应效果显著。

  除了赛伯乐、华睿创投等本土创投机构,还有德同资本、睦和资本等有外资背景的投资机构也循着杭州市政府的引导基金创造的宽松投资环境而来。数据显示,近5年时间,共计有25家创投机构与该引导基金合作,投资高科技项目超过100个,资金规模38.5亿元,实际放大倍数为7.4倍。

  杭州投资环境的变化更为直接地反映在投资机构数量的变化上。2008年引导基金设立之初,杭州仅有40家风险投资企业,而现在据不完全统计已达400多家,翻了十倍之多。

  这其中,一个明显的新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也加入到天使投资人的阵营中。如阿里巴巴的马云发起成立了云峰基金,盾安集团成立了如山资本,此外复星集团、正泰集团等也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投资公司和投资基金。

  企业资本为何对早期投资都流露出如此浓厚的兴趣?如山创投董事长王涌介绍,如山资本成立之初原本也是基于盾安集团自身业务转型升级的需要,但渐渐随着其对考察领域的扩展,如山创投基金公司成为一家独立运行的创投机构,投资方向主要锁定在有利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造的新技术领域。

  “更长的投资周期,用实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去投资企业,而非纯粹的财务投资,对初创型科技企业而言,实业资本的参与更具优势。”王涌道出了多数企业资本参战天使投资的初衷。

  最近,盾安集团旗下的如山资本刚刚与杭州市引导基金合作,发起成立了一只1亿元规模的投资基金,该基金更为直接地指向以杭州市为主的科技型初创期企业。“传统产业已经到了需要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这个过程当然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资金,但政府适度的引导很有必要。”王涌分析。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夏芬娟 编辑: 包伊莉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高科技节能技改项目入驻安吉 轻松省下万吨煤
  • 小城嘉兴创业梦 高科技通信产业落地生根
  • 杭州东部产学研创新示范园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 浙商共话发展大趋势——创新驱动,浙商再出发
  • 高科技全程“护航”高考 视频监控不留“死角”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