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8日讯 在宽敞明亮的厂房里,工人们熟练的动作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出一幅和谐的画面……这是近日记者在平湖市新仓镇联盟村村民邹良根的五金厂里见到的情景。
邹良根是新仓镇联盟村人,儿时的一场意外高烧让他留下了终身遗憾:腿脚残疾。高中毕业后,凭着自己学习的五金加工技能,他在村里一家五金厂找到了一份工作。30岁那年,经人介绍,他与邻村的残疾姑娘张丽娟结了婚。因为夫妻俩都是残疾人,生活一直比较拮据。为贴补家用,邹良根自学了竹匠的手艺,经常在家编竹席、竹篮等,赚些零钱。
但这样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太久。耗时久、要求高、效益低的竹编生意越来越难做。邹良根决定另谋出路。就在这时,新仓镇的童车、铰链等行业逐渐兴盛,邹良根通过自己调查研究,决定“转战”五金加工。
2001年,邹良根从父亲那里借了1000多元钱,从别人手里淘来了两台二手机器,在自家楼下办起了五金小作坊,专门为附近的工厂生产童车和铰链配件。邹良根和妻子既是这个作坊的老板,也是仅有的伙计。
一开始,由于缺少客源,小作坊的生意特别冷清,但邹良根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一面钻研技术,一面寻找客源。正是凭着这股不放弃、不服输的劲头,邹良根的五金作坊竟也渐渐有了起色,订单一天比一天多,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初尝甜头的邹良根,打算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规模。2010年,邹良根决定建造厂房,他将这些年赚到的钱全部用在了150平方米的新厂房上。同时,车床也增加到8台,其中还有两台是新引进的自动车床。事实证明,邹良根的努力没有白费。仅仅一年,利润就达十多万元。
现如今,依靠勤劳,邹良根一步步走出了自己全新的人生路,先后在市区买房、为儿子购车,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邹良根不忘帮助面临困境的人们,聘请工作人员总是优先考虑贫困家庭。
据悉,在平湖市新仓镇还有1000多名不同程度的残疾人,他们中有200多人通过务工、务农等靠自己的双手生活,此外,更是有20多名残疾人像邹良根一样自主创业。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