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09日讯 银行过度授信容易滋生不良贷款,曾经有一家温州企业获得了十几家银行的授信,信贷被扎堆集中在某大企业或行业。昨天的浙江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会议上,26家在温银行业分支机构共同签署《温州市银行业防控多头授信过度授信自律公约》,这标志着温州成为全省第一个实行“企业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的试点地区,这种“十几家银行授信1家企业”的乱现象将得到遏制,切实引导信贷资金回归实体。
多年来,温州土地资源匮缺,土地价格奇高,这在客观上逼使一些企业“脱实向虚”,到外头炒煤、炒矿、炒房,导致资本外迁“井喷”,产业“空心化”加剧。也有一些企业急功近利,利用企业平台套取银行资金投资房地产及矿业等,这些都是不良贷款的“温床”。据调查显示,过去货币政策宽松时,温州银行机构过度授信,大量企业偏离主业、盲目投资,加剧了产业空心化。2011年银根收紧,资金链断裂,继而将风险传递至银行机构。特别是,温州作为全国银行业信贷投放和利润来源的重点区域,在追求规模扩张和高回报的驱动下,银行信贷投放已远远超出实体经济的真实融资需求。
值得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是,长期以来,在过度授信的推波助澜下,银行贷款结构“短期化”是造成贷款不良的一大“杀手”。数据显示,温州银行业的长期贷款的比例只有17%,远远低于全省35%、全国54%的水平。
昨天,在温州银监分局局长赵秀乐的见证下,26家在温的银行业分支机构共同签署《温州市银行业防控多头授信过度授信自律公约》。此项“公约”的推出,将有效引导辖内银行业机构更加关注信贷资金的需求测算、授信总额的合理设定,引导企业适度融资、适度投资、专注主业、专注实业,有效防范多头授信、过度授信风险,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能获得贷款,切实实现信贷资金回归实体的目的。根据计划,今年,全市要新增贷款企业5000家,其中新增小微信用贷款企业1000家,实行主办行制度,控制企业贷款银行机构数量。
据了解,我市各机构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控新化旧”力度,今年前5月共处置不良贷款68.7亿元。截至5月末,温州银行业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277.68亿元,不良率3.90%。
- 银企授信签约 “双十条”撑腰温州实体经济发展
- 宁海供电强化军事化管理 提升变电所保安员值守素质
- 温州将在浙江首试“企业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
- 台州分级管理3000家易制毒化学品企业
- 杭湖嘉绍四城市新闻网站联盟联合采访活动启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