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有一种比较可怕、患病人数很多的疾病更要当心,那就是脑中风。
“人们通常认为冬季是脑中风高发季,实际上,夏天也有一个脑中风的小高潮。”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范立红主任医师昨天提醒,杭州入夏后,因脑中风来红会医院就诊的病人累计已多达百余人。而来自浙医二院急诊室的消息,6月份一个月内,浙二神经内科病房就收治了150多位脑中风病人,这几天急诊室每天都要抢救20多例缺血性脑中风病人。
冬季中风主要是“出血性脑中风”,因为冬季寒冷,血管脆,容易导致破裂。
夏季中风则主要表现为“缺血性脑中风”:夏天为了散热,皮肤血管就会扩张,皮下血液循环所需的血液量随之增加,会比凉快天气时高出3至4倍。而另一方面,夏天大量出汗,体液消耗严重,如果没及时补水或补水不足,血液会浓缩。一增一缩,导致血容量降低,血流变慢,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如果堵住营养大脑的颈总动脉,大脑就会发生缺血性中风。
脑中风三信号
言语含糊、没笑脸、胳膊不抬
楼敏医师说,脑中风虽然发病急,但发病前期是有征兆的,比如出现走路一边倒,一侧肢体感觉迟钝,口齿不清等。记住脑中风的预警口诀:言语含糊没笑脸,胳膊不抬奔医院。
“言语含糊”,即是否能流利对答或是有话语不清的现象。
“没笑脸”:对着镜子微笑或是伸舌头,如果出现脸歪嘴斜,舌头偏向一边,便是异常。
“胳膊不抬”:双手抬高平举,看其中一只手是否会无力下垂。
一旦发生脑中风
3小时内送医,三成病人可完全恢复
“夏季应该多喝水。我们建议每个人每天至少喝3至4瓶矿泉水那么多的水量。一旦有人发生中风,应在3小时内就医。”楼敏医师以昨天上午收治的一位病人为例——
患者85岁,家住浙医二院附近。早上起来,没过多久发觉右手不会动了。一是怕麻烦孩子们,二是想想自己有高血压还有糖尿病,手臂有点麻木不会动或许是正常的,就打算观察看看。过了大半个钟头,右手还是老样子,才打电话给孩子。孩子从自己家里赶到爸爸家里,花了一个多钟头,再收拾东西送到浙二,已经耽误很久了。到了医院后,老爷子右手臂动不了,右脚也抬不起来。问他叫什么名字,嘴巴张张,也答不出来了。好在经过溶栓治疗后,老爷子的病情恢复得比较顺利。
楼敏医师说:“这类病人非常典型,总是抱着‘等一等,观察一下,说不定就会好起来’的侥幸心理,把急救时间白白浪费在家里了。”
楼敏医师说,医学上统计,3小时内送到医院接受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中,32%的病人可以完全恢复,3%的病人可能死亡或瘫痪等,还有的病人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后遗症。而4个半小时后才送到医院的中风患者,完全恢复的只占7%。
- 杭州地铁九堡站24岁值班站长 打羽毛球时不幸猝死
- 老夫少妻9年婚姻何至于此?记者急诊室对话杀妻嫌犯
- 宁波市安委办发布提示:要求各单位避开高温时段作业
- 夏日太阳的高温炙烤 在马路路面出现鼓包
- 高温天 宁波“菜篮子”供应充足 肉菜价格稳中有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