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0日讯 浩瀚的象山猫头洋海域中,潜水员潜入海底巡查千年古航道……昨日上午,浙江省管辖海域内文化遗产开启首次联合水下执法。
水下文化遗存多催生联合执法工作站
之所以将首次执法选择在象山海域,是因为象山海域的特殊地位。
这里文化遗产丰富,其中东门、渔山、花岙三岛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门灯塔、渔山灯塔及花岙兵营遗址,目前初步探明,象山海域水下文化遗存共有9处,占全省一半以上,是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工作区域,因而,我省文化遗产首次联合水下执法把第一站定在象山海域。
昨日的首次联合水下执法由文保、海事、海洋、渔政、海监、边防等部门组成。在当天,石浦、鹤浦、高塘岛三个象山县管辖海域内文化遗产联合执法工作站也正式成立,这是全国最先成立的镇乡级水下文化遗产联合执法工作站。这标志着我省海上联合执法走在全国前列。
全方位保障“天地一体”高科技上阵
昨天上午,3艘联合执法船从石浦港渔政码头出发,驶往猫头洋海域。“据我们前期掌握的线索,猫头洋指定海域为一个古航道,该古航道一直以来就是南来北往的海上要塞,附近渔民多次打捞出瓷器、石材等遗物。”宁波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我们的考古力量有限,因此先对水下文化遗产赖以保存的古航道海床进行最直观的近距离巡查。”
沿途,执法人员利用雷达、远程监视等科技手段,对航道开展科技巡查,路过东门岛时,执法人员还实地查看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门灯塔。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宁波海域执法已形成“天地一体工程”,空中有雷达、遥感、视频监控等手段,水下有声呐等技术和专业潜水人员,能到达人难以到达的地方,大幅度提高了巡查效率,扫除了传统手段的巡查盲区。
10时30分,执法船到达预定海域后,两名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队员此次作为执法人员,身穿潜水服潜入七八米深的海底,在半径20米的范围内进行水下巡视。10时45分,执法人员金涛率先出水,他报告称古航道一切正常,没有人为干扰情况。
宁波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前执法只能在陆地、海岛、码头及水面上巡航等领域,此次依托水下考古力量第一次深入海底进行水下执法,可更有效保护水下文化遗产,“以后这种联合执法将常态化,一个季度至少一次。”他说,“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成立的镇乡级水下文化遗产联合执法工作站,将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单元延伸到乡镇,形成文化遗产保护的立体构架,这在全国也是一个突破。”
小白礁Ⅰ号沉船明年将整体出水
其实,昨天联合执法人员在象山猫头洋海域水底巡视的古航道,与附近的小白礁沉船遗址属于同一个古航道。去年6月,“小白礁Ⅰ号”发掘工作被列入国家文物局重点考古项目,中国国家水下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出水包括瓷器、铜器、锡器、印章、石材在内的遗物623件,为研究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证实宁波是中外舶商进行贸易的重要场所,是国际贸易货物的转运和集散地。
在“小白礁Ⅰ号”发掘一周年之际,昨天,“小白礁Ⅰ号”沉船水下考古队队长林国聪向记者介绍道,目前“小白礁Ⅰ号”沉船船体仍在海底原地保护,而明年将进行下一步的发掘,将沉船整体发掘出水。
- 宁波第一张"千年宁波·古城海曙"手绘文化地图出炉
- 古堰画乡有机结合国学文化 提档提质打造精品景区
- “文化一家亲”共享文化成果 开发区建企业文化联盟
- 建“一堂一品”农村文化礼堂 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
- 历史文化遗产温州古戏台:在乡野中绽放美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