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2日讯 京杭大运河,展示着千年的文明历程,是沟通地域联系、发展社会经济、弘扬民族文化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渠道和人文景观。如今,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8月将接受申遗“大考”。近日,浙江理工大学派出大学生运河调查队前往运河桐乡段西双桥考察。
据悉,桐乡境内的运河长度是浙江段运河中最长的,沿岸是崇福、石门、濮院等包含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的运河古镇。它们是镶嵌在运河上的一串明珠,构成了运河文化的主要载体。如河山镇的桑基鱼塘、崇德城旧址与横街建筑群、石门西市街河埠等。考察队于7月2日到达桐乡,在桐乡调查的5天里,9名大学生在指导老师全晨的带领下,主动联系当地政府,了解运河保护情况;并针对运河段居民和社会群体做相关的调查问卷,及时撰写考察体验记实;同时向运河边居民了解运河的变迁,积极宣传运河文化。
“因为学校要搬来桐乡,学校方面也很重视,为了安全,让我带队,给他们提意见,但是主要还是大学生们自己联系政府,发放调查表和联系媒体。”指导老师全晨表示。
大学生们通过实地分发调查问卷发现,当地人对京杭大运河的污染早有不满,认为污染严重的占到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二。其中,还有三成的问卷人认为运河堵塞也很严重。
“7月2日,我们到达西双桥,发现运河上货轮往来频繁,京杭大运河对交通运输的作用功不可没。在那里我们发现水质还是有些问题的。”大学生陈剑文说,我们问当地的居民,居民表示运河的水质以前是很不好的,没有人会用这里的水,而近几年的水质和往年比较,水质有了质的变化。
“运河是一个整体,水是从上流下来的,如果想彻底净化京杭大运河就得从源头抓起,不是桐乡一个地方就能解决的。”据桐乡环保局监测站副站长嵇春江介绍,对于运河污染这方面政府很重视,并加大力度在改善,特地设立治水办并对重点企业实施污染限排的政策。
“虽然污染的治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好的,但大趋势还是往积极的方面进展的。”大学生邵连聪在考察体验中这样写道。“据我们了解,附近的居民会自发地清除运河上面的浮萍、垃圾。政府又在周边建起了绿化,使得在运河边纳凉的人越来越多了。”据悉,桐乡市各相关部门共同商讨并制定了大运河(桐乡段)遗产保护和整治工作方案,并以付诸行动。
“有河必有桥,原来在京杭运河桐乡段上有16座古石桥,至今只剩2座了,可见破坏的程度,文物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桐乡博物馆文保处的徐进主任给大学生考察队看了桐乡段运河卫星拍摄的地貌图。
据悉,浙江段大运河历史上的数次改道变迁都在桐乡境内发生,这足以证明桐乡段运河对历史上江南运河的航运贯通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存的两条航道和两条老航道见证了江南大运河的发展和变迁历程,这是桐乡段运河的价值所在。
但由于存在部分单位保护意识不强、没有投入足够的财力修复等问题,许多地方已经被破坏。因此,桐乡市没有一个点被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点。
据了解,这次对大运河的保护和整治主要是在对大运河(桐乡段)历史文化内涵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标准进行保护、美化运河河道的环境,展示大运河(桐乡段)的遗产价值和风采。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