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5日讯 前不久,中国工程院张齐生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庆元。作为全国唯一的木材研究领域院士,张齐生的加盟无疑使庆元发展迅猛的竹木产业有了顶级智力支撑。
在此之前,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已在这个食用菌产业大县设立工作站。
地处偏远的山城庆元,是全省6个重点欠发达县之一,如今却在招才引智上频频发力。这与当地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使用机制,大力实施“人才特区”建设举措密切相关。在庆元县委书记杜光旻眼里,人才优先是后发庆元实现赶超跨越的保障。“但是在人才问题上,我们不能简单拼经济、讲待遇,而应立足于自身优势和特点,寻求与自身功能定位相协调,并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人才战略。”杜光旻说,这也正是庆元人才工作的特别之处。
政策创新
今年初,庆元给全县300名高层次人才建立档案,开设“人才储备金”账户。今后,一至六类人才只要在庆元生产一线从事专业工作,每年均可获5000元—10万元不等的高层次人才储备金,直至退休。这一类似住房公积金的人才储备金制度开全省先河。
听到被纳入享受人才储备金之列的消息后,在庆元农办工作的河南郸城人、硕士研究生王艳杰显得格外高兴:“这让我更加安心在庆元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被重视的感受。”
“创新建立这一制度,就是为了让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安心专心从事专业工作,让更多高层次人才愿意来到庆元,并扎根庆元工作。”杜光旻说,这是一种长效的激励办法,可以减缓人才流动的频率,也利于调动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规划其职业生涯。
相对于很多地方砸下数十万、上百万重金引进某一两位人才相比,目前每年支出200多万元的庆元人才储备金,可谓是花小钱办大事。作为全省最后一个财政收入超亿元县的庆元,清晰地看到了己彼长短,遂有了“不能简单拼经济、讲待遇”的引才理论,也正因此撬动起了庆元招才引智的政策创新。
去年,庆元在全市率先启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紧缺急需专业”大学生定向培养工程,首批招录了4名大学生。这项政策规定,只要被录用的专业和学历层次符合庆元紧缺急需专业要求,均可与该县人事部门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同时符合今后学业成绩不低于70%等要求,毕业后就可以按协议直接到协议单位工作,成为全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就读期间按学历层次,还可以享受每年2000元—2万元的助学金。
当然,庆元的“招才引智”政策创新还不局限于此。今年,针对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问题,推出赠送人才专项房、发放租房补贴、租住人才公寓等人性化措施,使人才在庆元居住无忧,安心创业;庆元还推出“菇乡精英引领”奖励举措,对有“招才引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相应等级的资金奖励,使全县各部门、乡镇(街道)形成“招才引智”的浓厚氛围。
本地特色
2010年,50万元;2011年,100万元;2012年,355万元。近三年,庆元的人才投入经费连连翻倍。为改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现状,庆元不遗余力地纳贤聚才。
去年12月15日,李玉与庆元签约共建李玉院士专家工作站;前不久,又有张齐生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庆元。通过引进李玉、张齐生这样的高端人才,为地方产业“把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各地的人才建设中都是重要一环。值得注意的是,在庆元,引智并不是最终目的,他们更注重的是“引进一只狼的同时,要激活一群羊”。
于是,在庆元本地形成了一种特色,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农民,只要有才干,都会受到重视和重用。
庆元县岭头乡杨家庄村农民吴书林是个“灰树花”种植能手。因为“产业能人挂职乡镇”制度,他成了乡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的挂职干部。除了要打理好自家3万段“灰树花”菌棒,这位“农民干部”还要每星期往村里跑,给其他“灰树花”种植户把关、上课。
从农村里选派出责任心强、产业种植技术过硬的“产业带头人”,到乡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挂职,庆元乡镇纷纷聘请起了农民当“干部”。此举破解了乡镇一级农业技术人才匮乏难题。
聘请“产业带头人”当农技干部,是庆元实施乡土特色人才培养工程显现出来的成效之一。近年来,庆元还因地制宜地培养廊桥工程师、江根(石匠)师傅等,并为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工匠、师傅,开展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和技能鉴定,以此更好地保护和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庆元已有85名地方特色产业带头人扎根在生产生活一线,从事产业服务工作。
此外,庆元还通过与大专院校的交流合作培养产业人才。2011年8月,庆元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等共同组建了庆元食用菌学院,采用高职衔接3+2模式,为食用菌产业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搭建平台。这批83名“新生代菇农”,有望通过5年专业培养,增强对食用菌技术的研究力度,开发、更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进而推动传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服务
欠发达地区人才外流现象严重是不争的事实。只有着力优化服务环境,才能改变“孔雀东南飞”的人才困局。
“2008年我就到庆元了,可认识的人并不多。这几年县里举办了‘人才之家’联谊会活动,使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让我身在他乡一点都不觉得孤单,甚至比回到老家有更多的玩伴,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了。”在浙江钦耀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上班的瑞安小伙子张宋玉,对于县里举办“人才之家”联谊会津津乐道。
为了让人才感受到“家”的温暖,留住人才,庆元县委、县政府人才办创建了“人才之家”。“通过举办‘走进教育话成长’、‘主题征文颂菇乡’等活动,加强引进的人才之间的交流,增进他们的友谊;及时总结分析企事业单位所引进人才的流动情况,协助相关部门为他们排忧解难;开展‘白衣天使舞起来’、‘千里姻缘一线牵’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其更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帮助企事业单位做好留人、育人工作。”人才办负责人介绍道。
“人才之家”是庆元留才工作的亮点之一,通过开展人才学习交流、联谊会、技能培训、才艺比拼、文化娱乐等一系列活动,促进引进人才与本地人才的共融,激发创业热情。
此外,庆元县委、县政府为做好高层次人才在当地创业创新的服务工作,还开通了一条“绿色通道”,即高层次人才凭“人才证”可享受包括人事编制、岗位特聘、关心优秀人才成长、安家补助、配偶随迁、子女入学、社会保险、户籍办理、车辆办证和年检等即时办理的“保姆式”服务。
真情感召引得群“凤”栖菇城。以往庆元每年只能引进1—2个一至六类人才,而自从去年庆元实施“打造人才特区、构筑人才高地”战略以来,目前已有25名一至六类人才先后落户庆元,他们的到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代表丁列明谈人才论创新
- 于跃敏赴阿克苏看望慰问我省援疆干部人才
- 周六马德里大学来杭面试 浙大西班牙留学政策问答
- 民政局公布上半年宁波婚姻登记情况:复婚数创新高
- 杭州2013年上半年引进8个超5亿浙商回归项目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