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7月17日讯“蛟龙”号将迎来首批浙江科学家。记者从杭州的国家海洋局海洋二所获悉,由该所王春生研究员为首席科学家带队的6位科学家今天启程赴厦门,与“蛟龙”号汇合,前往第二航段东太平洋海域多金属结核合同区,进行为期15天科研深潜。
据介绍,在结束南海冷泉区的生物群落观察后,接下来,“蛟龙”号将赴东太平洋夏威夷东南方向约1800公里的我国多金属结核合同区、西太平洋我国的海山区分别进行第二、三航段的科研深潜,为期两个月,9月20日左右返航江阴。两次航段上船科学家共10人,其中浙江科学家6名,全部来自国家海洋二所。
在东太平洋调查区,会有哪些新发现?王春生告诉记者,这一区域作业的水深约为5000米。在这一区域进行原位沉积物工程力学参数测量、近底微地形地貌调查、巨型底栖生物多样性调查和沉积物覆盖实验。
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沉积物覆盖实验。王春生的团队将在这片海底开凿一个3乘以3平方米的面积,把结核拿掉,重新覆盖10厘米厚的沉积物,测试底栖生物的敏感性。10至15天后进行取样分析,在未来1到3年里再次进行检测,看看情况是否和预期一样。
“如果这一试验能够取得理想效果,即海洋生物离开结核仍能正常生活,那么这种蕴含了大量的锰、锌等金属的多金属结核就能被人们开采和利用。”王春生说,这种含锰量较高的金属具备自我生长功能,且这种可再生矿物可以成为人类在未来陆地矿物竭尽之后的备用物资库。
而在西太平洋海山区,王春生的团队将调查巨型底栖生物多样性和空间分布。通俗点说,就像陆地上的许多山脉,不同海拔高度的生物种类不尽一样,海底也是如此。在海底有许多海山,生长着有一两百年历史的冷水珊瑚,许多生物寄生于此。此次去的海山高差将近4000米,海山基地水深5000多米,山顶1400米左右,“地理位置不同,迎流、对流方向不同,水深不同,生物种类都会不一样。”王春生说。
为了此次深潜,王春生团队还准备了一些特殊的深潜小工具,比如巨型底栖生物诱捕装置和海底沉积物覆盖的一些工具。据介绍,接下来两个航段工作区的水深均在5000多米,与南海不太一样,受到食物限制生物非常稀少,可能潜器在海底航行一个小时都不一定能看到一个巨型底栖生物。为了增加获取这些生物样品的几率,他们特别制作了一些生物诱捕装置,以食物引诱。
尽管进行过前期的深潜训练,王春生还是特别期待此次航程。此前,王春生曾随“蛟龙”号出过海,但深潜还是第一次。印象中,“蛟龙”号的舱内比较狭窄,随着下潜不断深入,舱壁会非常潮湿,且温度会骤降,“据说潜器浮出海面时,震动会比较剧烈。一个仅20多吨的潜器漂浮在大海上,随着风浪上下波动,舱内人的体验一定很奇妙。”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韩喜球:研究所里话海洋
- 全国首例 浙江省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共管海洋观测系统
- 浙江省、国家海洋局将合作共建省海洋防灾减灾中心
- 【浙江日报】国家海洋局来浙调研:落实省局合作协议发展海洋经济
- 国家海洋局来浙调研:落实省局合作协议发展海洋经济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