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2日讯 “蒋水港公益执勤从下午一点到五点,一摸额头一颗颗细盐,回家煲汤正好自产自销……”这是志愿者唐凯强在微博上的自我调侃。作为嘉兴益弘救援中心志愿者总队的一员,从6月底开始,唐凯强与他的同伴们每天下午1时到5时都会轮流出现在市区蒋水港亲水河道,进行义务的监督与救生。在连日的高温橙色预警之下,这群手持打捞竿的救援志愿者头戴小红帽,胸前挂着哨,顶着烈日为夏日戏水的市民沿岸守望,脚步从未停息。
前天下午,记者来到了蒋水港畔,正是下午2时阳光最炽烈的时候,10米宽的河面上,已经有几十名市民泡在河中戏水,其中大多数还是未成年人。“去年,我们志愿者在蒋水港救起的群众有名有姓的就有3人。7月14日,就在这里,我们的志愿者许林祥还救起了一个两岁大的孩子。”指点着河面,益弘救援中心负责人杭嘉生告诉记者,当时,家长给孩子套上救生圈后自己游到了一边,在无人注意的时候,漂到河面中央的孩子已经从救生圈里滑落了出来,如果不是许林祥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小孩子看好,河中间有2.6米深,救生圈好好检查检查……”刚聊了没几句,看见几名新居民带着孩子预备下水,杭嘉生赶紧吹响哨子上前关照。
“这里每年都有年轻生命逝去,我们都是为人父母的人,对此感到特别心痛。另外,我们也是游泳爱好者,更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为大家的安全多做一些事情。”这已经是志愿者张丽俊、许燕萍第二年来到蒋水港值班。许燕萍特地从单位请了几个小时的假前来执勤,而刚刚退休的张丽俊新近做了奶奶,为了执勤,她也放下了家里的一堆事务。据悉,按照排班,每天应有5名志愿者执勤,70多名志愿者平均半个月才轮到一次,但是行动开始半个多月来,每天出现在河边的志愿者都在10人以上,唐凯强、杭嘉生以及60多岁的吴加生师傅等人都已经是蒋水港畔的“熟面孔”了,只要一有空,大家就不约而同地往蒋水港跑。他们说:“河长人多,我们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但是多一个志愿者就多一分力量,多一双眼睛就多一分保障。”
在采访过程中,每一名岸边巡逻守望的志愿者都不停地关注着河面的状况,而在河道中心,在闹腾的戏水人群中有一个安静的角落,志愿者戴亚杰侧着头,认真地清理着水面浮标。潜下水面捞起沉没的浮标,将露在水面的部分刷干净,把松散的浮标重新系紧……
50多岁的戴亚杰是一名货运司机,从去年开始,他就坚持来河边执勤,经常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中午到岗时接到清理浮标的任务,戴师傅率先下水,在河中央足足泡了一个多小时。“抱歉,我今天在蒋水港,这趟就不跑了……”刚爬上岸,还没来得及抹一把脸上的水,戴师傅的手机就响了,接起电话,他果断地回绝了一笔生意,“钱明天后天都可以赚,公益救援是人命关天的事,不能三心二意。”他说。
从单纯的岸边提醒、下水救人,到清理浮标、检查灯光,益弘志愿者主动承担起越来越多的任务。而在蒋水港巡逻之外,每天,志愿者们还会分出一支小分队,到附近南湖水域巡查。仅今年初以来,益弘志愿者在南湖畔救起的落水者已经有好几名。
益弘志愿者是一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专业队伍。据了解,在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的牵线搭桥下,上个月,益弘救援中心5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来到了市体育局,接受了专业的水上救生培训。遇险示警、心肺复苏、水中拖带……这群来自退休人员、在职公务员、私营企业主、普通职员、自由职业者等多个职业群体,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的“叔叔阿姨”,甚至“爷爷奶奶”级别志愿者个个学得一丝不苟,他们的毅力和韧劲让年轻力壮的教官们都啧啧称奇。在最终的考核中,80%以上的志愿者都高分通过了严格的考试,获得了救生员相关资格证书。
志愿者们的善举得到了诸多社会力量的支持。蒋水港救援行动刚开始,某健身俱乐部就送来了一批塑料板凳供志愿者休憩,不久,又有企业送来了遮阳棚与饮用水。一名署名“李明”的市民先后两次将几箱矿泉水送到了志愿者手上。“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益弘救援中心负责人说,“我们期盼着更多拥有专业技能的市民加入我们志愿者队伍,共同筑起保卫生命的长堤!”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