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7月20日新媒体专电(周竟 沈榆玮)对大多数人来说,使用网银时,输入密码和验证码只是很简单的一个步骤。然而,由于大多数银行不提供无障碍网银,这一步成了视障人士难以跨越的鸿沟。日前,来自北京、山东和浙江等地的5位视障人士,分别向银监会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提出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要求其公开网银无障碍改造的工作进展。
闫晓波是北京的一位视障人士,他平时喜欢网上购物,但在用网银结账付款时,却常常遇到麻烦。“很多银行的网银密码不支持读频软件输入,验证码读频软件又读不出来,每次买东西我都要向别人求助。”闫晓波说。
家住山东的视障小伙王小海(化名)也有同感,“盲人群体这么大,为什么银行不能替我们多着想一些呢?”王小海说,盲人由于眼睛看不见,出门不便,如果网购顺畅,能帮助他们解决很多日常问题。“像缴话费、缴水电费、买火车票、买衣服之类的,要是网上解决了,我们就不用再往外跑。”
早在2012年8月,王小海就发动全国各地493名视障人士,将联名信寄到了银监会,投诉国内各大银行在网银登陆时设置验证码,却没有为视障人士提供相关的验证码替代文本和语音播报服务,构成了对视障人士的歧视。此后银监会通过媒体表示“事情正在逐步解决”。
然而过去近一年,记者了解到在国内只有少数几家银行为盲人提供了无障碍网银服务,占据最主要消费群的四大银行以及其他多数商业银行,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推出无障碍网银支付手段。
法律界人士介绍,在立法层面上,无障碍网银早就已经有了法律保障。2008年原信息产业部发布的《信息无障碍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中就已经指出:“对于涉及验证的非文本内容(例如验证码),提供替代的音频表现形式”。2012年5月,银监会又下发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残疾人客户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其中第四条进一步明确,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完善设施以保障残疾人的业务需求。
长期关注残障人权益的知名公益人士谢斌认为,从技术上讲,为盲人提供无障碍网银不是难题,但很多时候,银行忽略了视障人士的这些需求,这实际上构成了变相歧视。“希望银行界能够听到他们的呼声,积极行动,莫无动于衷。”谢斌说。(完)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