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3日讯 前天,宁波余姚鹿亭乡云河漂流,一名江苏游客在漂流过程中不幸身亡。
就在我们为这起悲剧惋惜时,昨天记者又听闻一起因漂流引发的意外:同在四明山区的另外一处漂流景点,也在同一天发生了游客翻船受伤的事情,一对情侣被压在皮艇下……
屡见不鲜的漂流事故,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谁来为“漂客”们的安全负责,谁来管管这些漂流点,让悲剧不再重演?
一对情侣被压在皮艇下
游客质疑漂流安全不到位
位于余姚章水镇李家坑村境内的李家坑漂流,在宁波颇有名气。
前天下午1点左右,王小姐和她的一群朋友约10多人慕名前来漂流。
“漂流所用的皮艇有两种,一种是底部有孔的,一种是底部没孔的。当时我的一对情侣朋友就挑了底部没有孔的船。我们是分批出发的,朋友的皮艇在我前面,到了一个水流很湍急的地方,可能底部没孔的皮艇因为排水不畅一下子就翻了。我朋友两个人就被压在了皮艇下面。我们剩下的三、四只船被堵在了后面一点的位置。由于水流非常急,我们也不敢跳下水去救人。”王小姐说,让她气愤的是,当时岸上有一名救生员,很淡定地表示,要先把堵着的船疏通后再救人。
“后来听朋友讲,他们是摸着石头什么的才爬上岸的,救生员根本没有去救他们。两个人都伤得挺重的。手肘、膝盖上的伤口很深,当时血止都止不住,医生说如果再深一点就伤到骨头了。”王小姐说。
对于救生员不救游客这一问题,负责李家坑漂流的恒悦景区管理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是这样答复的,“他们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救人,而是疏通堵住的皮艇,是因为如果不赶紧疏通,后面的皮艇就容易接着翻掉,如果撞到前面翻掉的皮艇,反而会增加危险性。”
对于这样的回复,王小姐并不认同,她说在她漂流的两个多小时里,就有几十个人落水,并且落水的人基本都是带着伤上岸的。
王小姐质疑,在她朋友翻船的地方水流这么急,为什么却只有一名救生员?
漂流事故屡屡发生
记者了解到,目前宁波有漂流地20多处。
因漂流引发的事故还真不少,仅仅2011年7月1日到当年7月25日,李家坑漂流景区就已经发生12起事故,差不多平均每两天就有一起事故。
漂流申请流程很简单
昨天,记者从宁波市的几个漂流景点了解到,想要开发创建新的漂流景点,申请比较简单。四明山一家漂流景点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审批手续是先到工商部门进行注册,再由景点所在属地的旅游部门会同海事、安监,对防护设施设备、河道设计的合理性、更衣室、漂流码头以及人员配备、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检查验收,一旦通过验收,漂流点就能营业了。
但是记者也通过从事漂流行业的朋友那里了解到,其实这些都是在经过规范后才具有的标准流程,“以前,只需要政府批准一下,再到工商那里注册一下,就好了。”
有人验收无人主管
鄞州区旅游局的工作人员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每一个漂流景点开漂之前,当地的旅游部门、安监部门以及海事部门,会联合对漂流景区进行检查验收。
由于是联合检查,因此并没有对检查的项目作出详细分类,都是三个部门一起对漂流景点的皮艇、河道、安全措施、禁令标志、配备人员是否合理、安全意识教育是否到位等几个项目进行检查。在通过检查之后,再进行试漂,试漂结束后看看有没有发现问题,如此反复几次,直到没有安全隐患之后才能营业,而在没有得到检查小组的验收之前,任何人不能下水漂流。
记者了解到,虽然旅游、海事、安监三个部门都会对漂流景点进行了验收,但他们并不是漂流项目的主管单位。
至今仍未明确主管部门也没出台管理条例
那么谁才是漂流项目的主管单位呢?对此,其实漂流景点的负责人也常常摸不着头脑。
“来验收的时候来的人很多,开业之后遇到一些问题了,却不知道到底找哪个部门才好……”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漂流景点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尽管几年前浙江省就制定了全国首个《漂流旅游安全与服务规范》,但这个标准只是针对竹筏漂流,并不适用于皮艇的漂流项目,而体育、海事、水利、安监等部门也有相关的职责,但管理职责都不十分明确。
宁波市政府法制办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漂流在宁波是新兴项目,没有一个主管部门,所以也就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出台。当时,这名工作人员同时也表示可以考虑出台地方性法规,但是在立法之前必须要找出一个主管部门,再由这个主管部门出台相关的法规,这就存在一个周期,可能时间会比较长。
而直至今日,记者询问了业内人士并且咨询了相关政府部门之后,同时又在网上搜罗了各种信息,仍找不到关于宁波漂流项目主管部门的任何信息。
“来验收的时候来的人很多,开业之后遇到一些问题了,却不知道到底找哪个部门才好……”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漂流景点负责人说。
- 漂流又出不幸事,年轻的江苏游客就这么走了
- 漂流又出不幸事,年轻的江苏游客就这么走了
- 漂流项目逐渐开放 警方提醒漂流有风险,游客需谨慎
- 两名宁海男子海上漂流失踪 警民联手紧急大搜救
- 今夏“漂流季”到了 享受畅快之余勿忘把好安全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