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近日路桥农合行蓬街支行信贷人员将办理好的丰收小额贷款卡送到正在田间劳作的种粮大户王跃勇手中。 丁宗达摄
浙江在线07月23日讯 7月18日,路桥区路南街道坦田王村林建国,又从路桥农村合作银行长浦支行贷到10万元钱,用于针织服装生产。这是他近3个月来在该行的第6笔贷款。林建国告诉记者,他在该行并没有存款,所贷的钱是该行在4月份预授信给他的,总额有20万元,可随用随取随还,方便得很。而在此前,他总觉得家门口的农村合作银行门难进,不敢贷也不愿贷,用钱紧张时就找亲戚朋友来解决。“真没想到,现在到银行借钱这么方便。”他说。
林建国所说的可喜的变化,得益于路桥农合行去年底以来开展的“百晓送贷”便民助农活动。
全面摸排,上门给3万农户送上预授信贷款卡
所谓“百晓”,是台州方言,意为见多识广、生活百事无所不晓,是解决问题的行家里手。在路桥区开展的“驻村百晓”为民办实事活动中,路桥农村合作银行启动了“百晓送贷”这一便民助农、富民惠农活动。该活动于去年9月在桐屿支行率先开展试点,今年2月起,迅速向全区推开。
桐屿支行在“百晓送贷”试点工作中,通过一走访(当“百晓”)、二授信(定额度)、三发卡(送上门),将以往贷款业务3天办结缩减为30分钟以内,有效地解决了农户的融资难题,深受好评。
在今年路桥农合行全面开展的“百晓送贷”中,各支行以村居为单位,100多位客户经理,采取“登百姓门、问百姓需、解百姓忧”的工作方法,按照户籍登记资料对辖区内312个村居10.2万户在籍农户进行逐一摸排,并结合此前已进行了3年的金融普查所掌握的农户和村居的第一手资料,为每家每户建立个人信贷档案。然后在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和当地威望高、人品好、情况熟且有一定影响力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中选取3-5人组成授信评议小组,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对具备法律规定贷款主体资格,且没有与该行发生过信贷关系的家庭,逐户评定授信额度,其额度一般为3万元-50万元不等。
额度确定后,客户经理、信贷员挨家挨户上门,将印有户主姓名、身份证号、贷款授信额度、有效期和信贷员电话号码的“贷款预授信通知书”,面对面送交农户当事人。农户可凭“通知书”跳过以往贷款所进行的调查和授信程序而直接进入审批程序,办贷时间只需30分钟。
7月18日,记者来到“驻村百晓”活动的发源地蓬街镇。这是个农业大镇,全镇有51个村。蓬街支行行长梁冬方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后的二、三月份,他们将全镇51个村分成5个片,每片选择一个村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后于四五月份在全镇展开。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他们现已完成36个村的预授信发卡。这36个村共11480多户,经蓬街支行综合评价,有9550多户符合条件,除去原先已有存贷关系的4900多户,支行给4638户送发了预授信贷款卡。
“白天没碰上的,我们晚上再去。一次不成去两次三次。”蓬街支行百步分理处主任周新斌是“百晓送贷”的亲历者,由于农村的生活习惯,他只好利用中午、晚上等时间,用了5天才将经前期大量工作后定下的110多张卡送到农户手中。
梁冬方说,部分农户因以前贷款难,心里有阴影,对这次上门送“贷款预授信通知书”,先是持怀疑态度,认为可能与下派的什么任务有联系,但最后,事实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截至7月20日,该行共完成了辖内261个村居的“贷款预授信”工作,给31608户上门送发了“贷款预授信通知书”,新增授信额度45.7亿元,全行个人贷款授信与用信总户数达到7.5万户,占路桥区人口总户数的71.4%。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