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湖州 正文
湖州安吉:一村一品一商标 助力农民奔小康
2013年07月23日 13:08:24

   浙江在线07月23日讯 “有了‘富硒’商标,我们的富硒米销路更好了。”日前,当记者来到浙江省安吉县硒谷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长明脸上挂满了憨厚的笑容,他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以来,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农户+品牌”的发展模式,品牌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富硒”农产品成了当地农民的“摇钱树”。

  据介绍,自安吉县工商部门启动“一村一品一商标”品牌助力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以来,许多像沈长明一样的农民积极转变发展方式,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实施商标品牌战略而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一村一品一商标”也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金豆豆”。如今,该县178个行政村中已涌现出白茶专业村、杨梅村、黄花梨村、山核桃村、高山蔬菜村、笋干村等“一村一品一商标”专业村90个,占全县行政村的50.6%,涉及竹产业、种养业、服务业等10多个产业。

  杭垓镇桐坑村是安吉县最大的笋干专业生产加工村。没有成立合作社以前,桐坑笋干经销户常常为笋干的销路犯愁,更多时候只能贱卖。通过工商部门的扶持指导,如今,全村41户笋干加工户联合投资370多万元成立了杭垓镇第一家农民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并建起了标准厂房,抱团经营加工笋干。该村诚信笋干合作社负责人赵世忠告诉笔者,自注册了“桐坑”商标,并获得省、市著名商标后,笋干不仅进入了沪杭等大中城市的超市,端上了世博餐桌,还直接为全村村民人均增收1500多元。

  溪龙乡黄杜村是有名的“中国白茶第一村”,没有发展白茶产业前,村民的人均收入仅为200元,村民以传统农业和卖辣椒酱维持生计。自从种植白茶后,依托安吉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个驰名品牌,茶农仅靠白茶一项,每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9780元,村里380户人家拥有小轿车412辆。如今走进黄杜村,幢幢别墅,家家轿车,显示着村民们的富足。“村里一幢别墅,城里一套洋房,白天茶园里忙,晚上歌厅里唱,闲时开着小车游四方。 ”这是该村村民挂在嘴边的玩笑话。

  据安吉县工商局统计,截至上月,全县农产品商标注册量已达到1316余件,其中驰名商标3件、浙江省著名商标12件,湖州市著名商标5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国际注册商标77件,已逐步形成了农产品“金字塔”特色品牌群落。

  “一村一品一商标”不仅书写一个又一个乡村品牌的故事,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而且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来源:湖州日报)

  
来源: 湖州在线 作者: 史舒频 编辑: 陆海旻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电力搭台、文化唱戏 嵊电党员服务队服务新农村
  •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平台 203个邮政便民服务站建成
  • [红网]“美丽乡村浙江行”启动 知名网媒聚焦新农村
  • [新浪网]“美丽乡村浙江行”启动 知名网媒聚焦新农村
  • [华龙网]全国知名网络媒体聚焦新农村 "美丽乡村浙江行"启幕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