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7月24日讯七月似火,棋至中局。
省统计局日前发布浙江经济最新运行数据:全省上半年生产总值169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去年二季度以来的持续回升态势。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扎实推进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的各项举措,经济运行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迎来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良好开局。
稳中有升
7月20日上午8时53分,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马士基迈克凯尼穆勒号”缓缓靠泊宁波港远东码头。这艘刚刚下水、可装载1.8万个标准集装箱的“巨无霸”的到来,不仅彰显了宁波港在世界航运版图上的重要地位,也是国际航运巨头因应宁波这一浙江对外门户港快速发展的战略布局。
航运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风向标。货运和用电、贷款这3项数据更被外界认为是观察中国经济颇具指标意义的窗口。
从这3项指标看,上半年浙江经济稳中有升势头明显。
上半年,我省全社会铁路、公路、水路交通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3.4%和12.9%,同比分别加快1.2和8个百分点;全省工业用电量增长4.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6.8个百分点;到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63238亿元,同比增长11.7%;新增贷款3603.7亿元,同比多增205亿元。
从更加全面的一二三产数据看,上半年全省一产增加值增长2.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4月以来月增速均高于全国;三产增加值同比增长8.1%。浙江GDP增速已经连续3个季度高于全国。
中央强调,要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不突破防通胀的上限,不跌破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在我省,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6月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4%,均低于全国。我省上半年的稳增长,是和保就业、防通胀较好结合的稳增长。
有效投资的较快增长对全省稳增长贡献突出。
今年,省政府出台扩大有效投资“411”重大项目建设5年行动计划,开始实施一批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完善、统筹城乡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的重大工程。各地继续着力引进有效投资、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一批有科技含量、有市场需求、节能环保达标、经济效益高的项目纷纷上马。
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出全国同期1.9个百分点,在东部沿海省份中是一马当先。浙商回归已完成年度目标的59.6%。
外贸对稳增长仍然发挥重要作用。在外需持续低迷、成本快速上涨、本币升值明显、贸易摩擦加剧等重重压力之下,上半年全省出口增长11%,同比加快5.8个百分点,不但高于全国增速,也高于周边江苏、山东等省。
上半年,全省消费增长总体保持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比一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
稳中有进
7月19日,横跨杭州湾、全长10.137公里的嘉绍大桥正式通车。地处大桥南翼的绍兴滨海新城以其“桥头堡”的优势引得投资者纷至沓来。
“我们欢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决限制高能耗、高排放、对环境有污染的项目进入。”绍兴滨海新城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去年,外省一个大型化工项目想来落户,就因环保问题被拒之门外。
眼下,投资78亿元的浙江医药昌海生物产业园、投资40亿元的精工通航总部基地、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绍兴分院相继落户,一个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宜居的创业新城雏形初现。
在杭州湾北翼的嘉兴滨海新区,正加快打造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核电关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产业的“千亿产业带、百亿企业群”。传化顺丁橡胶、光正重工高端钢结构、嘉盛新材料、兴兴新能源、海利环保纤维、海重重工等项目正顺利推进。
一南一北两个滨海新城(区)是我省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
浙江产业长期以来存在“低小弱散”等素质性、结构性问题,近年来,这些内在的问题和宏观经济环境中的一些周期性、普遍性问题叠加,造成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恶化,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民间投资“避实就虚”。
稳增长为调结构创造了有效空间和条件。今年以来,我省打出一套“组合拳”,引导民间资本回归实体经济,引导实体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
上半年,省委全会通过决定,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建设创新型省份。
“腾笼换鸟”汰劣引优。上半年,全省八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同比回落1.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4%。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1%、9.2%,均快于规上工业增速。
“机器换人”减员增效,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上半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35.7%,同比提高18.6个百分点,成为工业投资新亮点。1月至5月,规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减少1.4%,劳动生产率提高10.3%,呈现多年来未有的好势头。
各地积极帮助市场主体转型升级,推进“个转企、小上规、规改股、股上市”,培养名企、名品、名家,打造行业龙头。
上半年,全省实体经济投资增势良好。制造业投资增长18.2%,相对于2005年到2010年年均实际8%左右的增速有显著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投资也同比增长37.1%。“回归实业”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创新驱动战略成效初现。上半年规上工业新产品总产值增长22.1%,增速快于规上工业总产值13.5个百分点。
稳中有好
7月23日,海康威视在深圳证券市场又收获了一个涨停。这家高增长、高利润的公司一直是投资者追捧的对象。7月15日其公布的2013年半年业绩快报显示,上半年利润总额突破11亿元,同比增长32.67%。
海康威视高利润的秘密在于其一直占销售收入8%左右的研发高投入。从后端、前端音视频产品,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再到新近试水民用市场,海康威视几乎每年都推出换代新产品,不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对浙江企业来说,海康威视是一个以创新赢得高效益的样板。
越来越多浙企着力抓创新、调结构、促转型,不但为稳增长添后劲,更为企业效益的增加不断开源。
1月至5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2.7%,比一季度回升3.1个百分点;1月至5月规上工业企业人均创利增长14.3%。
上半年,物产集团、国贸集团等省属大企业为应对行业整体下滑不利局面,试水新业态、稳定扩大出口,巨化集团等加大创新,推进产业转型。上半年,省属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3.2%和47.2%。
只有经济稳增长,才能守住民生底线。只有调结构、促转型,才能为惠民生提供长远的物质保障。
上半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20461元和10878元,绝对数继续居全国各省区首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6.7%和8%,均比一季度增速有所提高。
省领导多次强调,无论经济形势怎么变化,都要始终坚持民生优先。上半年,我省财政收入连续6个月回升,财政对民生支出进一步加快。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达72.4%,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就业为民生之本。上半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51.7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均完成年度目标70%以上。
保障房建设加快推进,上半年新开工城镇保障性住房14.6万套、竣工7.3万套,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94.4%和78.5%。
改善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低收入群众增收、就学就医、治水、“三改一拆”、城市治堵等民生大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2013年已经过半。当前,世界经济低位徘徊,转型升级重担如山,企业困难不容小觑,“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完成全年目标,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进一步巩固好稳增长的势头,实现“稳开稳走向好”,为干好“一”画上圆满句号。
- 龙游县上半年经济形势持续向好 主导产业增长良好
- 上半年宁波新设企业14290户 比去年同期增19.5%
- 浙江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16954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8.3%
- 受新国五条影响 常山县上半年公积金贷款大幅度增长
- 宁波外贸半年成绩单出炉 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