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4日讯 “爷爷,这是什么?”“这是‘四贤文化墙’,这位是‘常山四贤’中的赵鼎。”7月22日上午,在常山县城北赵家坪810米长的山体堡坎旁,3岁的小胖指着一块石画好奇地问。正在一旁指挥工人们搞石画清洁和坎边卫生的浙江省优秀民间艺术家、衢州市收藏协会副主席曾令兵告诉笔者:目前,“四贤文化墙”已制作完成并全部上墙,共有石画94块,其中包括赵鼎图谱55块、“四贤”诗词20块、义救贤良10块、“四贤”典故9块,每块石画均为长1.7米、高2.8米的石刻,分别采用影雕石刻、砂岩浮雕二种方式壁雕而成。
“常山赵鼎的故事,很有意义。”该县文广局局长毕建国介绍,最初在讨论文化墙主题和场地时,大家纷纷想到了“常山四贤”的故事和赵家坪810米长的山体堡坎。
南宋时期,赵鼎、范冲、魏矼和翁蒙之等4位政治人物,都和常山有着特殊的关系,后人称其为“常山四贤”。赵家坪因南宋时期有一批赵氏后人移居这里而得名,而魏矼和范冲的后代分别集中在距赵家坪不远的上埠村和徐村村。赵鼎、范冲、魏矼三人因政见相同,意气相投,南宋建炎年间又曾同在常山黄冈山(今何家乡黄冈村后)的永年寺隐居。基于“四贤”忠义清廉、忧国思民的高贵品质,历来倍受后人推崇,赵家坪又正是“四贤”当年曾游历与咏诗唱和之地。在赵家坪打造“四贤文化墙”适时适境,采用文化墙形式展示传播先贤高义之节,彰显地方人文风采,这不仅是一项传承历史文化的惠民工程,而且为城市增添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同时把历史典故化为有形文化。
“‘四贤’中,最难表现的就是赵鼎,从8岁开始一直到63岁,脸型不能改,胡子长短、表情、服饰都有讲究。”曾令兵表示,他家中藏有的上万本反映南宋时期的连环画,这成了自己宝贵的资料库。文字脚本则由文字功底深厚又特别了解、熟悉历史典故的县社科联主席王有军负责撰写。
“为了赶进度出精品,每天晚上,我和王有军、毕建国三个人都要聚在一起相互提出修改意见,对当天创作的初稿改了又改,直到完美为止,即使有时忙到半夜,大家也不觉得累。”去年底,曾令兵终于完成连环画的初稿,之后经过2个多月的修改,今年3月底连环画最终定稿。
石画创作完成,施工又成了一大问题。因为每幅石画有1.7米长、2.8米高,每块石头至少需要6个人才能抬得动。而为了力求画面完整,尤其人物脸部不能出现裂痕,整块石头的制作、运输和安装都要小心翼翼。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进度,也让施工人员感觉困难不小。县里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困难迎刃而解,终于,历时3个多月,94块石画全部完成制作上墙,“四贤文化墙”得以全面竣工。
- 老人撰写《宁波茶赋》 424字茶赋内嵌大量典故
- 杭州:富阳场口镇文化墙上晒出干部执行力
- 杭州:富阳场口镇文化墙上晒出干部执行力
- 第三届(中国)城市文化墙创意设计大赛在杭落幕
- "文化墙"装点杭州街头 民营文化产业迎来发展之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