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5日讯 7月18日,浙江海洋学院研究生汪洋和18名队友,带着3吨多礼物奔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支教。昨天,记者与汪洋取得了联系,倾听了志愿者们精彩的支教故事。
旅程几多艰辛:
2000多公里行程,颠簸58小时
汪洋们此次的入黔路线是宁波—贵阳—六盘水市—毕节市威宁县金钟镇—金钟镇寨营小学(目的地),行程2000多公里,前后耗费58小时。
出发前,大家已做好心理准备,要去的是贵州山区,路途遥远,路上肯定非常辛苦。但现实中一趟又一趟的转车,还是让这些90后大学生们有些“晕”。因为这次支教的交通、食宿等费用全都需要志愿者自理,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买了宁波—贵阳的火车硬座票,30个小时后到达贵阳。到了贵阳,他们又马不停蹄地买了最便宜的火车票,乘了5个小时“绿皮火车”到六盘水市,又换乘大巴车到威宁县金钟镇,再转乘农村客运小巴到金钟镇寨营村。这种小巴车,核载8人(包括驾驶员),志愿者一共有20人(含一名带队老师),又带了大量物资,大家只好分头找车,前后“装”了四车才“装”完。从金钟镇到寨营村都是盘山公路,又狭窄又陡峭,一路坑坑洼洼,十分颠簸。离村里还有约1公里的地方,小巴车就停下了,说前面的路太窄,没法开。大家只好拎着东西下车,在路边等候,并派人到村里求助。村干部听闻后,马上找来一辆拖拉机帮忙运东西,前后运了三车次才运完。
汪洋说,他们是7月18日上午10时从宁波出发的,7月20日晚上才到达寨营村。虽然是第一次出远门,但大家配合得非常默契。第一批队员到达寨营村的时间是7月20日晚上6时,放下行李后马上动手做饭。最后一批到达的时间是当晚8时。胜利“会师”后,大家匆匆吃了晚饭,就开始开会、安排下步工作。然后整理东西,安顿住所,一直忙到凌晨1点多才休息。
山区生活十分艰苦:
没有浴室,时常停电,厕所脏得女生们不敢进
寨营村小学共有6个年级,8个班。学校没有宿舍,大家就找了2个空教室,男女各一间,将教室里的课桌拼一拼当床铺。
第一次睡“桌铺”,还是在陌生的大山深处,大家都觉得很新奇。虽然是炎夏,夜晚的山区却有些凉意。大家钻在睡袋里静静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地方。很累,却不想睡。蚊子们似乎闻到了新鲜血液的气息,嗡嗡嗡地结队飞过来。队员们赶紧跳下床,找出蚊香点上。
“嗡嗡”声渐渐小了,队员们也慢慢进入了梦乡。不知谁翻了个身,破旧的课桌发出响亮的“吱嘎”声,有人被吵醒了,也翻了一个身,“吱嘎”“吱嘎”的声音此起彼伏。
第二天醒来,队员们纷纷笑着抱怨没睡好,有人生怕自己一个翻身就摔地上去了,有人怕课桌不结实,睡着睡着突然塌了,有人生怕自己翻身声音太大吵醒了队员……不过大家很快发现,这些都不算事儿,更大的困难还在后头。比如,山区里电压不稳,时常停电;学校食堂煤气没了,他们可能要饿肚子;学校的厕所脏得可怕,有女生哆哆嗦嗦地走进去,看了一眼后,吓得马上逃了出来,宁愿憋着也不敢再去。
这些让城里孩子“胆战心惊”的困难对汪洋来说,却没什么可怕。他是大山里出来的孩子,各种贫困落后的景象见多了。他派了几个队员到村民家借火,做好饭菜,端回学校给队员们吃;又带了几个队友找到一户正在建房的村民家,买了一些砖头,扔在污水横流的厕所门口,让队员们进出厕所有个下脚的地方;没地方洗澡,他找了一间小仓库,把仓库里的东西移出来,给女队员们弄了个简易“浴室”,“至于男生,晚上找个空地,冷水冲一下就好了”。
孩子们笑颜如此灿烂:
饿着肚子,也要来上“暑假班”
7月20日,到达金钟镇后,汪洋就派了5个男生,与镇干部一起,到威宁县城取从舟山发过去的爱心礼物,并将部分礼物运到寨营村。“我们在整理礼物时,附近的小孩跑过来看,看到形形色色的书籍、笔、铅笔盒、本子、体育用品……他们都很新奇,后来围观的孩子越来越多。”志愿者们很快看懂了孩子们眼中的渴求,笑着说:“现在不能给你们,等明天上课时老师会给每个小朋友分礼物的。”
第二天早上6时多,期盼了一夜的孩子们就到学校门口等着了。队员们吃了一惊:“不是通知你们上午9点才开课吗?”看到孩子们期盼的眼神,队员们不禁鼻酸起来。当队员们将孩子迎进教室,给他们一一发放礼物时,孩子们笑得跟花儿一样灿烂。
寨营村小学的教学楼是一幢砖瓦结构的二层小楼。教室内墙壁又灰又旧,显然有好多年未粉刷,黑板也是坑坑洼洼的。更令人吃惊的是,学校二、三、四年级只有一个班,每个班级有70多名学生。“这么多学生挤在一个教室里,一点富裕空间也没有,最后一排学生几乎贴到墙壁了。”汪洋说。学校有一个“篮球场”,但连个篮球筐也没有。因为设施缺乏,孩子们很少上体育课。
志愿者老师们的到来着实让孩子们兴奋一把。这些老师不仅教语文、数学,还会上体育课、舞蹈课、音乐课,给他们看电影、做游戏。新奇的“暑假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孩子。“考虑到安全问题,我们不鼓励路远的孩子来上课,但我们发现孩子们很喜欢来,不少孩子步行一个多小时来上课。”不建议路远的孩子来上课还有一个原因是,暑假期间学校不提供营养午餐,离家近的孩子可以回家吃饭、午休,但路远的孩子就要饿肚子了。“每天留在学校没午饭吃的孩子有三四十人,我们管不了这么多孩子的饭。”正着急,当地人却劝慰说,没关系,孩子们习惯了,就算在家他们也常常是一天吃两顿,因为很多孩子的父母白天在外工作,家里没人做饭。一开始,志愿者们很担心孩子们饿坏了,撑不到下午,几天观察下来,发现孩子们也没什么异常,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却又觉得很心酸,“这样的‘习惯’,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多不好啊!”
汪洋说,令他们欣慰的是,村民们对他们的到来十分欢迎,“这是第一次有支教团队进入寨营村”。活动中遇到什么困难,村干部和村民们都积极想办法解决。金钟镇的镇干部、威宁县团委的负责人也专程赶到寨营村看望志愿者。“虽然每天都很累,但我们的付出得到了肯定,我们觉得很幸福。”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