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6日讯 继7月12日纳凉人群进入杭州地铁1号线乔司、乔司南、翁梅三个站点纳凉后,乔司站昨天再次遭遇纳凉大军。
原因和上次一样:停电了,家里热得实在受不了,所以到空调充足的地铁站来躲躲。
这一次,杭州地铁没有关闭空调,而是采取了用铁马和警戒条隔出特定区域的方式,接纳了这批“纳凉族”。
纳凉族“不拘小节”
带来的是噪杂和垃圾
昨天下午4点半,记者来到地铁乔司站。乔司站是高架站,共三层,三楼因为通风无遮挡,没有开启空调,因此也未见“纳凉族”身影。
但一走到乔司站西侧一楼和二楼的站厅位置,就发现这些空调充足的地方,已被“纳凉族”们占据。有的席地而坐,有的自备毯子铺在大理石地面上。小孩的玩闹声,人群的讲话声,甚至压过了地铁站广播的声音。
记者发现,前来乘凉的人们,不太遵守《杭州市地铁乘客守则》,打着赤膊躺在地上睡大觉的比比皆是,孩子们也满地乱跑,有些人一边打着牌,一边大声谈笑。
站厅里的电梯,也成了孩子们的玩具。记者看到一个小男孩甚至想要爬到扶梯扶手上去,而身边却看不到他的家长,只有地铁站内的工作人员上前制止。
傍晚5点多钟,随着晚饭时间的到来,部分纳凉族才慢慢散去,遗留了满地垃圾,垫在身下的报纸、喝空的矿泉水瓶、饼干的碎屑碎片……站内的工作人员拿着扫帚开始清扫,不一会,就装满了一个垃圾袋。
停电来地铁站消暑
虽然不妥但很无奈
为什么来地铁站里纳凉?来的都是些什么人?
记者发现,昨天乔司站里的“纳凉族”,基本上住在乔司站附近,有的是本地人,有的是租住在此地的外来务工者,原因大多是“停电了,家里太热呆不住,到这儿凉快凉快”。
钟女士是来杭务工的外地人,住的地方没有空调。昨天家里停电,连电扇都不能用了,昨天中午12点,她穿着一身睡衣,带着女儿前来纳凉。
“我们不会影响到乘客疏散,因为我们都坐在角落边上,不会挡道。”钟女士说。
住在九堡镇朝阳村的王先生在地上铺了一条小毯子,自家小孩正躺在上面睡着。“这么吵,他睡得着吗?”记者问。“家里停电太热,小孩子更睡不着。”王先生笑着答道。
王先生昨天下午1点就携妻带儿地来地铁站了。对于纳凉人群挤占站厅空间,王先生表示无奈,“肯定会有影响,但是没办法,怕小孩中暑。”
在附近制衣厂上班的齐师傅表示,工厂停电放假,想找凉快的地方,一想就想到地铁站,所以就过来了。
“我也觉得在地铁站厅纳凉影响不好。”齐师傅说,但是既然这么多人都来了,他也就跟着过来蹭蹭凉,反正也没其他地方可去。
高峰时纳凉人数达700多人
只好采取措施进行分流
记者注意到,在乔司站一、二楼的站厅里,上下自动扶梯口,都用警戒带隔出一条窄窄的通道,通往门口位置,供乘坐地铁的乘客们出入地铁站。
“因为乔司停电,停电时间从清晨6点半持续到晚上10点左右,所以吃过午饭之后,大量人群开始涌入地铁乔司站纳凉。”
杭港地铁新闻发言人吴艇说,“伴随着气温进一步上升,纳凉人群也接近一个峰值,最高峰时间有700多人。所以,乔司站一、二层地铁站厅全部被占据,基本上楼梯和出入口全部被堵死。”
吴艇告诉记者,纳凉族们把地铁站的进出大门关起来,以取得一个更好的空调效果,更凉爽,所以一度造成乘客无法出入。
“这是不允许的。”吴艇说,“因此下午2点40分左右,我们采取了疏导的办法,把聚集在门口和楼梯附近的人群劝离,让他们分散到站厅的其他区域,用铁马和警戒带拦出两条通道,保障我们的乘客能够自由出入。在警戒带以外的所有区域,基本上都用作临时收纳点,供纳凉人群休息。”
未到承载临界点所以没关空调
仍不提倡市民进地铁纳凉
昨天,杭州地铁对纳凉大军表现出接纳态度,不仅没有采取关闭空调的措施来疏散人群,而且维护“纳凉族”秩序,并做好服务工作。
“车站人员、保安和站内民警都加派了人手。”吴艇说,“分区域秩序维护,对不文明行为的劝导。另外,我们还与地铁指挥控制中心联系,万一发生有人忽然晕倒或者发病的情况,一方面在车站控制室准备了急救的用品,另一方面通知我们定点的医院,准备好120急救车,可以第一时间送往医院。”
地铁工作人员把站内空调打到18℃,功率开到最大,全功率运转,尽可能用空调和冷气,来抵消这么多纳凉人群呼出的热气所造成的温室效应。
为什么昨天没有关空调?吴艇回答:“今天来避暑的纳凉人群没有像上次那么多,上次已经达到接近临界点的一个数量,超出了地铁站的承载能力。另外,这几天杭城气温太高了,而周围居民深受停电酷热之苦,所以应该体谅一下他们的无奈。”
吴艇认为,地铁站原则上还是一个交通运输单位,不提倡市民前来纳凉,但绝对不会强行驱赶,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采取关闭空调的措施。
记者了解到,昨天晚上,地铁乔司站又迎来一波纳凉高峰。
- 乔司停电近千居民进入地铁站乘凉 空调打到18℃
- 杭州地铁1号线,乔司站再次遭遇纳凉大军
- 离地铁站最后一公里,停车费成了一道坎
- 地铁乔司站涌进700多纳凉人 呼吁文明纳凉
- 地铁九堡站换乘停车场开始收费 每小时4元单日24元封顶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