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6日讯 嘉兴的连日高温,让市民对近期气温的数据特别敏感。不过让大多数市民感到疑惑的是,他们身体感受到的温度和实际测量的温度,为什么总是高于气象台预报的数据呢?以今年的大暑天为例,市气象台预测的最高气温是37℃左右,但网民“都付笑谈中DFXTZ”当天中午的实际测量数据显示,“江南大厦太阳下41.5℃,梅湾街树荫下39℃,南湖景区门口41℃,马路上的气温直冲50℃。”
出现这种明显的差异,究竟是市民手中的温度计有问题,还是气象预报数据不够准确呢?对此,气象专家的解释是:市民测量的数据和气象预报数据都没有错,两者的差别是观测环境不同造成的。气象台测出的“气温”并不是环境温度,也不是大家的体感温度。它代表着自然状态下,不受干扰的标准空气温度。
气象部门的数据是怎样监测出来的呢?据悉,气象部门所说的地面温度是指距离地面1.5米处百叶箱内的气温。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温度表本身吸收太阳热量的能力比空气大,在太阳光直接暴晒下指示的读数往往高于它周围空气的实际温度,所以测量近地面空气温度时,通常都把温度表放在离地约1.5米、四面通风的百叶箱里。百叶箱则安放在防太阳直射、防风、防雨、通风自然的草坪上。
而市民实际测出的温度,严格意义上不是气温,它是包含了诸多影响因素的局地环境温度。因此,两者的差别显而易见,正是这样的差别造成了“气温”与“温度”的不统一。
为什么要用百叶箱里的气温、而不采用市民测量到的数据呢?市气象局相关专家解释说,首先这是全球气象组织统一规定的标准。没有统一的观测标准,天气预报的数据就会缺乏依据。由于环境千差万别,树荫底下和太阳直射下、草地上和水泥路面、地表和楼顶、车里车外、有云和没云、有风和没风等因素都会造成温度的差别。例如,大热天里穿一件黑色的衣服或一件白色的衣服,您感受到的温度都会有差别。所以说,每个人都可以拿着温度计测出属于自己的温度。但同样,大家也需要一个“标准温度”去衡量大气的冷热程度。
气象专家说,其实市民用自己测出的温度表达天气的酷热程度没有任何不妥。但市民需要科学地理解“气温”与“温度”的差别,千万不能用体感的温度直接来评判气象学上的“气温”。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