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9日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根脉,如何让根脉焕发新春,再次流出汩汩清泉?在省非遗保护综合试点县区创建工作中,普陀区给出了答案:非遗+旅游=产业化,将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抢救,让文化宝藏亘古留存
新闻故事:
动听的弦琴声伴着优美的唱腔,这是普陀区海浪花艺术团成员赵学敏正在试唱自己创作的“翁州走书”《渔家小曲》。
翁州走书是普陀区独有曲种,历史悠久。
2006年,翁州走书被列入第一批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进行重点抢救保护。“我在六横做文化工作的时候接触到翁州走书,一下子就被这种曲艺形式所吸引,后来就一直试着想把它传承下来。”赵学敏笑着说,自己迷上了翁州走书。“一有空,就跟着前几代传承人原始的曲调录音、录像学。”赵学敏说,翁州走书前几代传人相继过世,幸亏当初抢救留下了录音、录像。现在他正搜集舟山民间有意思的故事,编成《梅童鱼招亲》《一盏明灯》《卖木梳》等剧本。“最大的愿望是能让滃州走书成为群众更加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新闻链接:
类似翁州走书这样差点成为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陀区还有许多。近年来,该区文化部门多次启动非遗普查,在资源普查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分级分批公布、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抢救一批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步建立起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
经过抢救和保护,普陀传统木船制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渔民看海测气象等11项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普陀船模等24项列入市级非遗保护名录,有国家、省、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人以上,一大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后继有人。
传承,借旅游景区传播非遗文化
新闻故事:
“碧海蓝天、古老的石屋、绚烂的渔民画、美味的海鲜……东极实在太美了!”7月7日晚上9时05分,来自辽宁葫芦岛的游客邢玮在自己的腾讯微博上发了这样一段文字,然后枕着海风和海浪满足地睡了。
邢玮的家乡虽然也靠海,但和东极比完全是不一样的风情。“特别是一上岸就能看见渔民画墙,五彩斑斓、生动有趣,充满了浓浓的渔家风味。”两天的东极之行让邢玮意犹未尽:“有机会我和先生还要再来! ”
邢玮口中赞叹不已的渔民画墙,是位于庙子湖码头、创建于2004年的渔民画一条街,土生土长的东极人在300余米长的墙面上,把他们劳动、生活的场景一一描绘上去,逐步形成东极渔家风情一条街,也成为东极旅游的一大特色。
新闻链接: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彰显东极独特的旅游特色,东极镇政府和文化部门充分挖掘渔民文化,将非遗保护融入景区建设,海洋旅游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不仅是东极,近年来,普陀区文化部门联合旅游部门积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发掘、保护与发展旅游业相结合,充分运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增添旅游景区的人文色彩,开拓旅游项目,形成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线路和景区。去年,东极镇和干施岙村上榜“省级非遗旅游景区”。
发展,创造驰名中外的非遗品牌
新闻故事:
渔船、油船、客轮;古帆船、机帆船、现代船……大大小小、精雕细琢的船模让人眼前一亮。在位于东港的俞氏船艺坊内,普陀区优秀民间艺人俞其昌正在精心地制作一艘“大型木制机帆船”的驾驶台部分。“我还要在上面雕上渔民,表现出拉网抲鱼的情景。”
记者在现场看到,俞其昌制作的船模仿佛是真船的缩小版,大到风帆,小到螺旋桨、灯全都是手工打磨,非常逼真,甚至连玻璃窗都能移动。俞其昌说,一个五六十厘米长的船模要做1~2个月,能卖到五六千元,而售价最高的是他制作的1米多长的“哥德堡号”,达到了3万多元。
老人说,前些年船模买家较少,随着船模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加上他做的船模逼真、精致,渐渐地上门订购的人就多了起来,还有很多部门、单位、个人向俞其昌借用船模展览。“特别是这两年,订单较多,上个月我做的一艘‘捕捞实况船模’就被市里借去参加市第二届工艺美术品展览了。”
新闻链接:
普陀区文化部门积极探索非遗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通过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商品和产品,延伸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价值链。相继开发了普陀渔民画、普陀佛茶、观音饼、船模等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的产品,把这些民间艺术成功带到了世界各地。
目前,普陀区正通过政策服务和引导,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手工艺生产企业走向市场,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开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向产业化发展。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