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台州市区一蔬菜配送公司把摊点设到了小区门口,这一做法受到不少人的欢迎(资料图片)。记者李昌正摄
浙江在线07月29日讯 足不出户,送菜上门,这是很多“懒人”的梦想。
这种想法其实并不新奇,在国内一些大城市里,已经有不少成功的先例。
在台州,也有一批人早早地就瞄准了这种“懒人经济”,做起将蔬菜配送到市民厨房的生意。问起他们对这个行业的看法,他们总会一言以蔽之——“前景很好”,但对于现状,总是三缄其口。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从2008年椒江的一个蔬菜配送中心首次实行“送货上门”,到现在有商家尝试进入社区设摊经营,他们一直在不断创新、尝试,至今还没有一商家敢拍着胸脯说“我成功了”,更多的是在勉强维系,而有的早已用脚投票,收摊走人了。
虽然不断有“前浪”以失败告终,但依然有更多的“后浪”在前赴后继——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抢滩市场?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是,还要进一步摸索。
第一批先行者“试水”送菜上门
一年亏了60多万元
老单是台州蔬菜配送行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他经营的“百家富”无公害蔬菜配送中心在椒江小有名气,早在2008年的时候,就推出了面向市民厨房的蔬菜配送服务。
但是,前些天,记者向老单打听这事时,他显得有些意外,顿了好一会儿才说:“我早就不做市民厨房配送了。”
这着实让记者有些突然。
当初,老单看到“送菜上门”的方式在一些大城市发展不错,就和两个合伙人在椒江进行了推广。
但现实显然不如想象中的好。
“青菜的批发价如果是1.3元一斤,我们要卖1.8元一斤才能勉强收回成本,卖2~3元一斤才能盈利,但是这样的价格市民接受不了,宁可自己跑到菜市场买。”老单说。
一家一户的配送成本太高,老单记得,那时候光是一个配送员每个月就要3000元的工资,但很多时候他们一个月的营业额也只有2500元左右。“加上蔬菜的成本和中途的损耗,一段时间下来,发现根本入不敷出。”老单说。
就这样,公司勉强坚持了一年左右,亏了60多万元。踌躇满志的老单被“泼了一盆冷水”,这个模式被叫停,三个合伙人现在也只剩老单一个了。
记者采访那天,老单正要把蔬菜运往附近的一些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食堂去,如今,这已经成为他的主业。老单告诉记者,只有接这些大单子公司才能生存。
记者的到访对于老单来说,只是让他抽空回忆了一件陈年旧事,但对于路桥的苏氏蔬菜配送服务有限公司的苏老板来说,面向市民厨房的蔬菜配送生意已然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从2008年到现在,苏老板不少心思都花在那一块,但一直都没有大的起色,这让他颇有些心灰意冷,如今转而做起了其他生意。
“总结原因,还是因为市民对这个新鲜事物认知度不高,1000户里面只有10户人家会接受上门配送的方式。”苏老板说,为打开市场,他花了不少心血,还特地聘请了营养师做配餐,但效果并不明显。
尽管如此,他还是看好这个市场。“现在人们消费观念不一样了,这一行操作起来会比以前成熟。市民厨房配送是大势所趋,今后我也会等待时机重新开始。”苏老板说,如果生意重启的话,他还是会选择在路桥开始,“那里做生意的人多,而且自己买菜的少,消费观念也比较成熟。”
接棒创新,在小区设点经营
只是保本经营,要想盈利可能再花两年时间
小范是田家园净菜配送中心的员工,记者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坐在椒江一小区门口的配送摊点前打理蔬菜。烈日中,她汗如雨下。
田家园净菜配送中心是健民酒家为进军蔬菜配送行业成立的子公司。今年4月份成立以来,它已经在椒江的9个小区设立了11个蔬菜配送摊点,每个摊点都有1到2个冰柜和简易的帐篷。
小范说,自己以前是健民酒家的领班,配送公司成立后,她和几个比较能说会道的姐妹被公司“下放”到各个小区,开始卖菜了。3个月下来,风吹雨打,自己都从原先的“白白胖胖”,变成了如今的“黑妹”。
摊点的冰柜里,摆着不少菜。有新鲜蔬菜,有洗净、切好并搭配好的净菜,有各式各样的卤肉,还有糕点、煲类等,记者估算一下,大约有三四十种;而价格也算合理:肉片木耳8元,肉片山药10元……
小范说,冰柜里的菜品都是公司里统一配送的,小区居民可以直接过来买,也可以跟他们预约,然后由他们负责送货上门。
在记者和小范聊天的半个小时中,来买的人并不多。小范告诉记者,这个摊点离陶王菜场不过两三百米的距离,有些人就跑到菜场去买了。“来我们这消费的主要还是小区里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有三四十岁行色匆匆的白领阶层。”
“最好卖的要数半成品,比如葱烤鲫鱼、卤大排等,还有一些成品,比如煲类,拿回去稍微烧制一下就能吃。”小范说,他们一个摊子一天的营业额在上千元。
记者大致算了一下,减去人工费、菜的成本、电费、摊位费等,这里的收入和支出大概持平。
设立摊点不仅要在食品的冷藏保鲜上下功夫,还要符合各个小区消费的差异性。
为了提高营业额,小范说,他们公司想了很多办法,产品以当季蔬菜和土特产为主。此外,每逢节假日还会做些特色菜,以增加摊点的附加值。
田家园食品净食配送中心的吴经理告诉记者,在小区设摊经营是他们的一次创新尝试。目前这11个摊点整体的营业状况和记者看到的情况大致相符,只能算小有盈利。“这跟宣传力度不够,市民认知度低也有关,接下来,我们准备再花两年时间做市场推广”。
拥有自己的农场,掌握整条产业链
但推广了1年,才揽到500多位顾客
2011年,温岭人罗灵斌在当地开发了“山水农场”和现实版的“QQ农场”,这个事件一度被媒体广为报道。但是,这个颇具新意的想法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现在,他所在的台州天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又把目光放到了市民厨房配送上。
去年,罗灵斌在三门包了7000亩土地做农场,在那里,他养鸡种菜捕鱼,用他的话说,“这是把新西兰社区带动农业种植的方式移植到台州,让市民不出门就能点菜。”
如今,这个蔬菜配送项目已经实施了近1年。
“在前期调研时,我发现很多市民对蔬菜配送到家还存有怀疑,其中最不放心的就是蔬菜的安全。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有自己的农场,自己种植,自己配送。我种植的都是无公害的有机蔬菜,用有机肥进行施肥,用山水灌溉,几乎不喷洒农药。”罗灵斌说。
在罗灵斌看来,蔬菜配送到家,既便利又健康,符合都市人的消费观念。“我给这个项目起名为‘家健康蔬菜配送’,就是希望能让市民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但现实总与理想有差距。“在温岭和玉环,我们市场推广了近一年,目前只有500多户家庭。”罗灵斌告诉记者,当初他在上海做推广的时候,4个月就可以达到1000户。
罗灵斌表示,在价格上,他们已经低于供给超市的批发价。“市民可以选择包月或者包年套餐,配送次数在12次~145次之间,价格在1580元~28200元间,其实,平摊下去,一天的餐费也就六七十元,和普通家庭平常到菜场买菜的消费差不了多少。”
目前,面向市民厨房配送的产品却只占罗灵斌整个公司蔬菜配送业务量的5%,只能算保本经营。他们公司的农产品更多是销往上海、无锡等地的大型超市里,这和罗灵斌原先的规划相去甚远。
前景看好,道路曲折
在众多人看来,面向市民厨房的配送,前景很好,但在台州,这个市场显然还有待发掘。
“台州人的健康消费意识还不够高。”罗灵斌认为,这是市场推广遇阻的主要原因。
苏老板用“缺乏后续资金的长期投入”来总结自己的失败尝试。
不过,他们并不打算放弃这一行业,在罗灵斌看来,现在市民的消费观念已经在改变,而且生活节奏加快,往菜市场跑的人越来越少。“从一些大城市的发展情况看,今后市民厨房配送是大势所趋,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此外,“绿色食品”“无公害”将会成为今后市民厨房配送的一大“亮点”。这一点,不光是罗灵斌想到了,田家园净菜配送中心更是在践行了,“我们公司和省内的一所高校成立了一个科研基地,以后大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吴经理说。
几乎天天来田家园食品配送公司买菜的市民张小姐告诉记者,配送公司要是在一些细节上做得更加到位,可能会更容易被小区里的居民接受。“比如现在卖得最好的半加工的菜品,可以在餐盒上写上菜的做法,配料也可以更丰富些。”
对此,吴经理表示,他也正有这个意思,“目前我们设的摊点是1.0版的,接下来打算做2.0版,从产品包装到菜品,到服务都要升级。”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商报
- 有机蔬菜配送 品种少价格高想说爱你不容易
- 嵊州将开通省内首家蔬菜配送网店 买菜不一定要出门
- 敢闯,会折腾,钢材老板搞起蔬菜配送
- 营养餐吃出虫 永康一条蔬菜配送线牵出12个腐败校长
- 营养餐吃出虫 永康一条蔬菜配送线牵出12个腐败校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