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7月30日讯凌晨3时,兰溪市上华街道下余村的李晓明像平时一样早早起床,到鸭棚里去捡鸭蛋。这几天鸭子的产蛋量不错,2000羽鸭能为他带来1600只左右的鸭蛋。
4时许,49岁的村民杜志成开着皮卡车来到了李晓明家。“收鸭粪了!”装满一车带着鸭粪的稻草垫,花了杜志成一个多小时。“我运鸭粪已经10多年了,鸭粪作为肥料,周边那些养鱼的、种田的老板都需要。”杜志成说,自己一天平均要装两车,一车4吨,村里像他这样清运鸭粪的有30多人,相当于每天能处理200吨左右的鸭粪。“但下余村的鸭太多了,这个数目,只占到全村鸭子每天排泄量的一小部分。”李晓明说。
送走了杜志成,李晓明开始清洗鸭舍。棚里剩余的鸭粪和脏水混在一起,直接排进了鸭棚边的水塘里,空气中散发着浓浓的氨水味。
“养鸭的,都需要这么一个‘游泳池’。”那水排去哪里?李晓明说:“排到村里的野塘,很脏了,没人管的。”
天刚敞亮,我们来到李晓明所说的“野塘”,塘面被一层厚厚的青瓢覆盖着,靠着岸边的地方,还有一大片水葫芦正在“茁壮生长”。
紧挨着“野塘”边有一大片鱼塘,养鱼老板余海星走了出来。“污水就直接经过我的鱼塘边,我带你们去看。”在余海星几个鱼塘之间的空地上,有一条水沟,沟里的水呈现浑浊的黄褐色,还带着臭味。
“不是说养鱼需要肥水?”记者问。余海星回答说:“肥水养鱼经济效益好过清水,但是消耗量有个限度,多余的就排入没人管的池塘,最后流到村子旁边的金华江。”
行走在村庄,隔几步路就能看见一个池塘,被各种藻类覆盖,呈现出青绿色或黄褐色。
在村子的两头,各有一个50立方米的全封闭处理池,李晓明说,死鸭抛进去后,盖上盖子洒上消毒液,一般不会有味道,但是这些行为全靠自觉,无法监管。
“村里大大小小有几百个池塘,现在几乎都被污染了。”村支书邱海华说,下余村1989年开始养鸭,如今已经形成了60万羽的规模,占整个上华街道蛋鸭养殖量的80%以上。养鸭成了村民的支柱产业,都是在自家田里搭鸭棚,单家独户小规模地散养,对于后续污染没有办法集中处理。
李晓明也坦白说:“我们养鸭的也看到了问题,村里环境越来越差,生活质量都走下坡路了。最好能在空旷的地方搞个养殖小区,统一规范,污水就不用直排了。”
“针对畜牧养殖场,我们要进行专项整治。”记者走访兰溪市环保局,局长施廷涌表态,下一步,将严禁在村庄及周边、小溪流边200米范围内建小规模以上直排畜牧养殖场。加快畜牧生产方式转变,推广农牧结合、林牧结合及循环利用等生态养殖模式,规范治污设备建设。
“上华街道距离兰溪市区较近,随着城市的发展,农户自己也觉得不太适应养鸭了,但是转别的产业又转不了。”上华街道分管农业的副主任李卫星介绍,“上半年,我们已经拆掉了迎宾大道两边的8户违章鸭棚,也关停了高潮水库周边的养鸭场。前几天,还对村里的水沟进行了清淤。下一步,街道想在村里污染集中的地方搞一个污水处理池,再规划一个规范的养殖小区,但是这个目标实施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金华市领导调研沙金兰水源 涵养生态功能区保护
- 上半年旅游企业运行平稳 生态旅游成为新趋势
- 农业园把有机农业做得很生态 一年能省7万农药费
- 淳安县食用菌生态循环培植路子越走越宽
- 浙江畜牧要告别低小散 建设适度规模的生态养殖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