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31日讯 昨天晚上8点不到,天空一阵电闪雷鸣,雨,在人们的欣喜中落了下来。据气象部门信息,昨天的这场雷阵雨其实并不大,降雨区域主要集中在绍兴城西和城南及绍兴县的西北部,其中城南降雨量最大,越秀站监测为10.3毫米,绍兴县降雨量均达到10毫米,不过杨汛桥出现了短时8级大风。雨一落,气温瞬间被拉下6℃左右。
这场雨,是否人工增雨带来?
昨天晚上7点左右,在卫星云图上看到虞北云层上来了,上虞市气象局副局长庞盛荣脸上一扫白天无功而返的懊恼。“赶紧集合,去沥海作业点人工增雨。”庞盛荣向上虞市人工增雨小分队成员下达命令。
“原本今天条件不好,不打算人工增雨了。但一看到从绍兴有云层过来,绝对不能错过这次难逢的好机会。”庞盛荣对记者说。
早已待命的人工增雨小分队员以冲刺般的速度,登上汽车,经高速公路朝沥海作业点驶去。1个小时后,增雨小分队到达了沥海作业点,工作人员熟练地将人工增雨火箭弹和发射架安装好。
接着,空域申请、发射仰角和方位确定、火箭填装上架等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昨天晚上8点40分左右,随着“嘭”的一声巨响,夜空中发射架子喷出耀眼的火花,首枚火箭弹被送上了天,蔚为壮观。随后,又有2枚火箭弹升空。
五六分钟后,天空下起了雨。看着雨点打在汽车玻璃上,小分队成员显得很兴奋,一天的疲惫一扫而光。
“效果有,但不是很理想!”昨天晚上10点,统计数据出来了,庞盛荣对记者说,沥海、道墟等地普遍只有1毫米的降雨量。上虞市区也下了雨,应该跟这次人工增雨有关系。
为了这点雨量,作业小分队已经忙活了一天了。早在昨天下午2点,上虞市人工增雨小分队就从上虞市区出发了。“原计划去陈溪太平山作业点作业,但雷达监测到奉化与余姚交界区域出现“回波”,综合分析,“回波”可能会出现在上虞市西南方向,小分队员立刻调转车头,赶赴汤浦小舜江作业点。
昨天下午3点,大伙儿到达汤浦小舜江作业点。庞盛荣的眼晴始终盯着车上的卫星云图,期待好消息。期间,不时有小云层移动过来,庞盛荣兴奋起来,但是由于达不到发射条件,庞盛荣急得直跺脚。2个半小时过去了,相关气象条件仍不具备。
昨天下午5点半,一脸懊恼的庞盛荣下达了撤退令。没想到晚上还是等到了好机会。
据了解,截至昨天,上虞市已经连续28天最高气温超过35度,属60年一遇;降水量明显偏少,比历史同期减少80%左右。持续高温干旱已经使部分乡镇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损。
为了缓解旱情,这段时间,上虞专门在岭南、陈溪、汤浦和沥海设立人工增雨点,上虞市气象局工作人员24小时待岗,一旦有合适的条件,就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因为最近持久的晴热高温使得我省部分地区已经出现旱情,前天省防指已经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全省40支人工增雨标准化作业分队待命“发炮”,其中就包括我市的4支作业小分队。
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说,从气象云图来看,昨天的雷阵雨纯属天然雨,是从杭州市萧山区移动过来的。昨天全市共有4支人工增雨小分队外出作业,准备实施人工增雨作业,但除了上虞发射了三枚火箭弹,其他的基本没有成功,至于这场雨是否有“人工增雨作业”的功劳,目前也没有专业的评判标准,不好说。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工增雨确实是当前我省多地在积极采取的抗旱措施,不过,实施起来需要很多条件。
人工增雨需要哪些条件?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记者解密“人工增雨”你不知道的秘密
天时:空中首先要有“雨做的云”
所谓“天时”,就是人工增雨最关键的要素就是天空中要有“雨做的云”,而且得是云系。
所谓“雨做的云”,就是天空中出现发展性的系统性层积云系或者大片对流云系。
“所以,并不是说天上有云就可以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新昌气象台台长邓盛蓉说,久热不雨,很多市民都期待气象部门能够往天上发射几枚增雨火箭弹,降雨降温,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其中的原理,把“人工增雨”理解成“人工降雨”。其实,人工是无法进行降雨的,人工只能根据气象条件,增加降雨量。有些时候,天空中有下雨的条件却没下雨或者雨太小,通过人工影响,使得雨能够顺利降下来,或者让小雨变成中雨等。
实施人工增雨,因为“天时”的关系,一般都选择在午后到前半夜这段时间里,这也是因为自然天气中,夏季只有在午后到前半夜这段时间里,才会出现对流性云系。
地利:作业点选址在山区、水库
所谓“地利”,不用说大家也明白,就是最有利的地理位置。但是人工增雨为何都选择在偏僻的山区、水库附近呢?
邓盛蓉解释说,首先人工增雨火箭弹在发射过程中会上升到1万米高空,会产生残留铁片,甚至故障弹从空中落下,所以人工增雨作业不能在城市上空和人口密集区操作。再者,实施人工增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水库蓄水和农业种植,确保在长期不下雨的情况下,市民能够正常饮水,农业生产不受影响,同时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并非是为了给市民降温解暑,毕竟一场雨带来的清凉是有限的。
人和:8人分工,需标准化操作
所谓“人和”,讲的是上下协调。人工增雨靠的就是作业小分队的严格分工、标准化操作。那么人工增雨标准化作业分队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他们又是怎样具体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呢?
李飞是上虞人工增雨标准化作业分队的记录员,他从事人工增雨工作已经6年了,曾经他也做过作业小分队里的“炮手”,用他的话来说,人工增雨小分队就是一件精密仪器。
“8个人,各有分工,各司其职。”李飞说,一般说来,他们的队伍至少有8个人,这些人都是气象部门里的职工,平时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但是会接受人工增雨原理、具体设备操作流程以及设备简单故障处置等内容的培训,经过严格考试之后,取得上岗证,才能成为人工增雨标准化作业队的成员。
在人工增雨现场,他们8个人分成操作员、监测员、安全员等,分别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他作为记录员,哪一枚火箭弹装在哪个炮筒里、几点几分发射、朝哪个方向发射等都要严格记录下来。
关于“人工增雨”你不知道的秘密
漫长的等待
关于人工增雨你不知道的秘密,第一点可能就是那些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小分队队员必须在野外无时间限制等待。
“实施人工增雨,最无聊的事情就是等待。”李飞说,他们昨天下午3点赶到汤浦小舜江水库作业点等待实施人工增雨,但是因为气象条件一直不能满足人工增雨的要求,所以他们就只能一直在荒郊野外等,但是具体等到几点,谁也说不上来,因为当地气象台会一直在监测空中云系。只要雷达天线接收到“回波”(探测到有“雨做的云”的信息),他们就得等着,直到条件满足了,他们就会立即安排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当然,有时候也会接到气象台的通知,说“回波”消失了,那他们就只好撤退。
听命于军区
关于人工增雨你所不知道的秘密还有一点,那就是从准备到操作都必须听命于附近的军区。
“一旦决定要实施人工增雨,就得提前向附近军区申请空域。”邓盛蓉说,因为增雨火箭飞升的高度已经影响到了航空领域,所以得事先向附近军区提出申请,经过同意后才能进入部署操作阶段,等待具体操作时,即气象台监测到可实施人工增雨的云系,于2个小时前告知作业队,提前1个小时汇报到附近的军分区,在发射火箭前5分钟也还必须向附近军分区提出报告,申请发射令。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确保在发射增雨火箭时,附近空域没有飞机,以免造成事故。
附:绍兴地区人工增雨时间、地点
诸暨:
1.作业时间:2013年7月27日~2013年9月30日。
2.作业地点:经空域管制部门批准,安华、石壁、陈蔡、五泄等四个水库大坝附近为作业点,有效范围以作业点为中心半径10公里内的行政区域。
嵊州:
1.作业时间:2013年7月30日~2013年8月10日。
2.作业地点:经空域管制部门批准,贵门(柏春坑)、王院(流沙)附近为作业点,有效范围以作业点为中心半径10公里内的行政区域。
上虞:
1.作业时间:2013年7月26日~2013年8月5日。
2.作业地点:经空域管制部门批准,汤浦小舜江水库、城西太平山、岭南田山村、沥海农发公司附近为作业点,有效范围以作业点为中心半径10公里内的行政区域。
新昌:
1.作业时间:2013年7月30日到8月1日。
2.作业地点:小将、回山附近为作业点,有效范围以作业点为中心半径10公里的本县行政区域内。
- 昨夜的雨,时间短雨量少 未来仍将晴热高温少雨
- 余姚两位老人昨天中暑身亡 高温天热射病人增加
- 宁波已买不到外购电 5406家企业为民用电让路
- 连续高温水库的水烤干了大半 每天上百人抢鱼
- 武义今夏高温已一月 村民纷纷纳凉矿洞口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