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京报记者对此前备受关注的河南宋基会巨资建设“宋庆龄雕像”、“连霍高速义昌大桥爆炸垮塌”责任认定等焦点事件进行追踪,发现这些事件几乎都处于“正在调查”期间,甚至时隔数月也没有结论。一句“正在调查”,越来越成为一些部门回应舆论监督的“万能回复”。
曾几何时,在沸沸扬扬的民意推动下,对这些热点事件,相关部门无不拿出“立即调查”、“严肃查处”的态度。然而,时隔数月,调查和查处的结果却迟迟未见公布,面对回访的记者,相关部门不约而同脱口而出:“正在调查!”似乎只要有了这个“万能回复”,便一切万事大吉。
一起热点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积极表态值得肯定,但是,公众最想知道的是事实的真相,是谁对该事件负责,又如何举一反三、防微杜渐。遗憾的是,不少热点事件在相关部门的“正在调查”中被冷处理成了“半拉子工程”,责任追究渐无音讯,调查结果难觅踪影。一些地方甚至形成了对热点事件处理的套路:表态多而后续跟进少、道歉多而问责整改少、调查多而真相公布少。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不外有三:一是热点事件本身错综复杂,难以在短时间内水落石出;二是一些官员把“正在调查”当做拖延并瓦解民意的偏方;三是调查者与被调查对象存在利益关联,在无第三方参与的情况下,调查者没有深入推进的动力,甚至本来就与被调查对象在一条船上,最后自然不了了之。
对热点事件的处理可以“正在调查”,但是,对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的回应却不能“正在调查”。诚如有学者言:“无视民意、封锁消息、封闭运作,是危机发生后对公众的二次伤害。”危机面前如何处置,考验的是民众在官员心中的分量有多重,与其说“正在调查”是应对公众的“万能回复”,不如说是政府工作作风的一面镜子——官员有没有执政为民的情怀,把民意放在什么位置上,一照便知。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处理热点事件,重在尊重民意、敬畏民意,而任由“正在调查”成为无视民意、糊弄民意的挡箭牌,不仅影响事件的解决,还会造成政府公信力的流失。其实,许多热点事件,媒体报道只是揭开了盖子、暴露了问题,解决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扎实接棒,把舆论的压力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动力,尽快建立并完善热点事件的常态化处理机制。具体而言,对于确实需要一定时间调查的,应将处理进度及时告知公众;对于惯于拖延的部门,当以倒逼机制“鞭打慢牛”;对于因利益关系故意不作为的,要依法处理,毫不姑息;必要的时候不妨引入独立第三方参与调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从一个个热点事件的回应和处理中有所收获。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