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5日讯 高温天,最易引发的老年病是什么?记者走访杭城几家大医院,发现老人中风病例比平时明显增加。
高温下,本来血管扩张,血压会低一点,可为什么反而会引发中风?
本期钱报名医公开课,浙医一院医生吕雪英从饮食、生活、运动、治疗、监测等方面,教您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公开课笔记
美国人均寿命延长6年
3.9年归功心血管病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布最新的统计结果中,过去10年,人类十大死因,第一位是冠心病,第二位是中风。
吃得好,走得少,这一变化对人们的心脑血管是很不利的,据《中国心脑血管病报告(2007)》,中国每年有300万人、平均每10.5秒钟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有人认为,现在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多,是因为经济发达,生活富裕造成的。真是这样吗?经济发达、生活富裕必然会造成心脑血管病增多吗?
举个例子,在美国,总体上来说,生活富裕的白人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低于生活不那么富裕的黑人;白领的患病率也明显低于蓝领。
经济发达、生活富裕并不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原因,白人之所以患病率低于黑人,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白领受到较好的健康教育,他们的卫生、自我保健意识比较高。从这个方面上来说,很多人是死于“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也就说明,心脑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
一项调查研究称,美国近30年来人均寿命延长了6年,其中的3.9年归因于心脑血管病的有效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与吸烟有关
戒烟1年心梗下降50%
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有很多,有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比如,年龄、性别、种族、家庭史。也有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饮食、体力活动、体重、饮酒、吸烟、精神因素等。
前一种是干预不了的,对于疾病的预防我们只能从可改变危险因素做起。
首先是戒烟,世界卫生组织在发布“人类十大死因”时,特别强调吸烟在几个致死病因中的隐性作用,特别是其与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紧密关系。
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2~3倍,脑卒中的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2倍。
另外,吸烟与死亡率密切相关,有调查称,男性吸烟者寿命比不吸烟者平均短13.2年,女性吸烟者则是要短14.5年,而在吸烟所导致的死亡当中,有33.5%属于心、脑血管死亡。戒烟时间越长,好处越多,戒烟达到1年,其心肌梗死就会下降50%。
饮酒也是高危险因素之一
每周步行75分钟,多活1.3年
在我们国家,朋友聚餐、吃饭,都习惯于叫上几瓶酒,聊聊天,喝喝酒,吃饭才尽兴。
饮酒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饮酒者一定要适度,不要贪杯,不能酗酒,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0~30克,女性则不应超过15~20克。
饮食习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吃饭时,我们应避免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太油腻的东西也要少吃。蔬菜水果是比较好的,应该多吃。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人统计过,每周步行大概75分钟的人跟不太运动的人相比,其平均寿命要延长1.3年。吕雪英说,每个人所需要的运动量是不同的,这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确定。
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这是健康四大基石。
高温酷暑天
“三高”人群如何防病
老年人身上,往往不止一种病,同时有“三高”的老人并不少。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都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据统计,62%的卒中事件由高血压直接导致,由高血压导致心肌梗死的占到了49%;6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死亡率、中风的概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心衰的概率也比非糖尿病患者多了2~5倍。
高血压患者应该通过药物治疗、减少盐的摄入、控制体重、体育锻炼这几个方面来降低血压。
时下的天气,不少老人忽视了一点:高温下人会脱水,血管粘稠,而空调房走进走出,血压波动,可能造成意外。建议老年人每天早晚监测血压,及时调整药物;空调不应开得过低,在空调房进出,最好有个过渡。
小知识
心脑血管疾病可致猝死
预防分三级
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病情稳定,非预料中的因病突然死亡。猝死常见于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急性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表现为“五高、三低、一多”,“五高”指: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治疗费高;“三低”指: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疗达标率低;“一多”指并发症多。
心脑血管疾病三级预防是指:一级预防,防病于未然。在疾病还未发生的时候,对一些危险因素进行各级的干预,比如说合理饮食、限钠补钾、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二级预防,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是针对已患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对于这些病人,一方面应加强一级预防,另一方面应坚持长期、合理的药物治疗。
三级预防,发病后期的预防:是指对慢性病人规范治疗、康复指导、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预防或延缓并发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