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贷款还在玩“公章旅行”?
2013年08月05日 09:48:50
眼下是贫困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的日子,武汉市一名贫困生反映,申请助学贷款需要各种材料十几张,学校、院系、村委会、镇民政办公室、县民政局要逐个跑到,一共盖了26个公章。大热天的这样折腾,有的贫困生办了一半索性放弃:“有这个时间和精力,还不如去打工挣学费。”
办个助学贷款,竟然要盖26个公章,这让人想起之前引起热议的“准生证”事件。按理说,助学贷款是为贫困生雪中送炭的,应该最能体恤人心,却不想它比商业贷款要繁杂无数倍,难怪有人办了一半只得放弃:一是耗不起这个时间,从村里到镇上再到县里,从家里到学校,数十个部门,就算信件往来也要不少时间,如果遇上某些部门不太配合,那更是没完没了地折腾、遥遥无期地等待了;二是耗不起这个心情,贫困生求助政府,虽然光明正大,但也有底线的尊严,数十个部门这么折腾下来,要一次次展示贫困的隐私,这让那些穷孩子情何以堪?
这个问题指向三个层面:一是制度设计本身的人性情怀。贫困生办助学贷款,要跑的部门往往路途遥远,大热天的来回奔波,于心何忍?二是贷款政策本身不思进取。几十个公章的繁杂程序实行多年,人们一直颇有微词,为何没人管一管?三是考验有关部门对简政放权的理解。2013年,自上而下不断释放出缩减行政审批的信号,各地甚至在探索以办公自动化为基础的“微审批”。在这样的背景下,助学贷款为什么不能搞“一站式服务”呢?至少很多程序可以精简。
要知道,繁杂的程序不仅让申请助学贷款的贫困生备受折腾,而且增加了各个部门的行政成本,这是何苦呢?
每日关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浙江即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