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5日讯 (通讯员 张俊)“门框应按市场价造价定额”“拆旧利新可以让预算再省一些”……在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一场标前“协同审计”会正在进行,来自纪检监察、基建规划、财务预算、物流采购方面的专家,围绕如何给重点工程“砍价”、挤掉预算“水分”进行激烈的讨论审核。
最终,工程变更造价与合同价相比,偏差率还不到0.2%,这是今年该局开展“协同审计”的又一新成效。
今年以来,萧山区供电公司创新开展了“协同审计”制度,紧盯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项目、概算投资额在1000万及以上的重点工程。该局在对设计图纸、现场施工质量、隐蔽工程验收和协调经费等方面提出审计建议15项,不仅招标控制价核减近300万元,而且单项工程结算偏差率更是控制在3%以内,有效避免了随意工程变更签证,减少了工程计价中的争议,实现了从“做了审”到“审了做”的转变,促进建设项目规范运行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防范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
为提高“协同审计”的质量,该公司组建了“会审”专家库,由党群工作部牵头,财务、营销、基建、安监等职能部门的业务骨干以及评标库的专家组成。每次会审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抽取5至8名会审人员,重点对标前预算、招投标、工程变更、决算等环节进行把脉审查,并提出改进方案。
“建立这项制度的初衷是为了提前监督、有效规避项目建设中可能存在的腐败风险,同时也为了起到节省工程建设开支的作用。”萧山区供电公司纪委副书记陈雄介绍,“协同审计”制度实行重点工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和场内场外全方位监督管理,能有效拧干工程造价中的“最后一滴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