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6日讯 炎炎夏日,最受欢迎的水果当属西瓜。8月2日,记者来到普陀朱家尖棉增村,在瓜农阮华忠的大棚里,体验他的苦与甜。
瓜地里有个“小家”
上午8时,当记者到达阮华忠位于普陀山机场附近的西瓜大棚地时,他正在大棚忙进忙出。
老阮个子很高,皮肤黝黑发亮,戴了顶草帽,但让记者不解的是,在这么热的夏天,老阮居然上身穿了件挺厚的牛仔布制的长袖夹克。老阮笑着解释:“在瓜地里干活,如果穿薄的棉T恤,不出十分钟就会被汗水浸透,到时候粘在身上可不舒服了,而我身上的这种衣服,布料比较硬,不会粘身。”
老阮今年59岁,种了20多年的西瓜,最近这四年开始种大棚西瓜,用他的话说,大棚西瓜更加保险一些,种露天西瓜很容易受天气影响,很难种出好品质的瓜。“我租了5亩地,共搭了13个大棚,种西瓜很讲究,一块地只能种一年,要是第二年连着种西瓜,那么西瓜肯定长不好。所以我搞得像游击队一样,每年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但是,不管老阮的瓜地换到哪里,那里总有一个他的“小家”,就是老阮在大棚旁边搭的小窝棚。上午8时半,记者走进他的“小家”,看到这个不足5平方米的窝棚内放置了一张小床,床边是一些零散放置的种西瓜的器械和工具。“小家”里比外面温度高了不少,记者刚坐了五分钟便开始冒汗。老阮用手掰开一只西瓜,一半递给记者,他自己边咬着另一半的西瓜边说:“在这里可以休息,主要还是为了能看着瓜地,心里踏实。”
瓜棚里似火炉,种瓜实不易
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老阮便起床到瓜地,争取在上午9点之前把活干完,因为之后大棚里会很热,待不住人。上午9时,记者用随身携带的温度计测试了一下,棚外温度为35摄氏度,棚内却已经达到了43摄氏度。站在大棚口,记者就能明显感觉一股热浪袭来,进去没几分钟,就感觉呼吸不顺,全身的汗也开始一个劲往外冒,记者尝试着从大棚的这头弯着身子走到那头,仅仅32米的大棚长度,已经令记者吃不消,当走到出口时,明显感觉一阵凉风迎面扑来。“现在的温度不算高,到下午时,棚内的温度能达到50多摄氏度。”老阮说。
因为请工人成本过高,老伴前几年又动过手术,身体不好,所以地里的活全是老阮一个人在干,忙时每天要摘近千斤西瓜。“已经记不清每天要进出棚多少次了,反正就是从早到晚,衣服都是湿的。”老阮说。
说话间,老阮起身走进一个瓜棚,巡视一圈后,他抱着一只西瓜拍了拍,耳朵一边凑上去听声音,随后,熟练地将瓜摘了下来。“摘西瓜也是一门学问,要判断西瓜熟了没,每一个都要看一看,拍一拍,听一听,”老阮告诉记者,“如果声音听上去很脆,另一头还会震动,那么,这瓜就熟了。”
气温高,西瓜的销量也好
老阮告诉记者,今年的西瓜产量比去年稍微少了一些。
5月份头批瓜上市,共收成5000多公斤。第二批收了不到4000公斤。“现在已经是第三批了,因为连续高温,很久没有下雨,天气太旱,西瓜个头小了很多,有一部分还被旱死了,现在的这些小西瓜只能卖到几毛钱一斤。不过,总好过多雨台风天气。”老阮告诉记者,“如果风大雨大,雨水太过密集,排水会来不及,西瓜一旦浸水就会爆开,高温干旱天虽然会造成西瓜减产,但是气温高,西瓜的销量也好。 ”
说起台风天,老阮仍心有余悸。去年8月,老阮在送瓜途中被汽车撞倒,腿部受伤,被送进医院。那时刚好台风来了,住在医院的老阮心急如焚,一直惦记着地里的西瓜。“当时,我80岁的老父亲替我抢收了地里一千多斤西瓜。”老阮说,住院十几天后,伤还没好,就偷偷从医院跑出来。到瓜地一看,损失惨重。下午3时,记者又跟着老阮走遍13个大棚,一一检查完棚内的西瓜后,已经热得说不出话来。下午4时,老阮将摘下来的上百公斤西瓜搬上三轮车,准备骑车到沈家门墩头市场,将新鲜的西瓜批发给相熟的瓜贩们。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