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6日讯 记者从嘉兴市环保局获悉,今年1月至6月嘉兴五县(市)两区水质交接断面考核结果出炉,桐乡市交出了“良好”的成绩单。
在桐乡72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企业9885家、个体户8万多家,经济活跃度极高。桐乡靠什么交出一份“良好”的水环境成绩单?
“我们这里已形成了一套‘企业排污得有偿、破坏环境须赔偿、保护生态有补偿’的‘三偿’机制,这是我们筑牢生态屏障的机制保障!”桐乡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排污有偿企业告别免费时代
今年初,浙江永福车业有限公司落户桐乡,虽然目前尚未投入生产,企业却早早地向该市排污权交易中心申请购买1.1吨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0.18吨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企业排污得有偿”,这是永福车业在项目动工时就打听到的消息,因此未雨绸缪买下排污权。
今年,桐乡359家有排污的企业100%实行有偿排污,新老企业一视同仁。如此彻底全省少见。
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以市场手段开展环境保护,调动企业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这正是桐乡“三偿”机制中的重要内容。早在2008年,桐乡就在全省率先开展调研,摸清区域环境容量,据此向企业分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额度,并建立刷卡排污系统,向买下排污权的企业发放排污“信用卡”。“信用卡”每月充值、年底结算,以确保其每年的排污总量不超过申购总额。
排污有偿,并不仅仅是通过经济杠杆倒逼企业减排,也向企业提出了技术升级的要求,鼓励企业改进生产工艺以减少污染排放。在永福车业申购排污权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企业申购的是1.1吨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但最终仅获得0.73吨,这意味着其余的0.37吨需要企业在自身减排上下功夫来解决。
目前,桐乡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围绕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指标。下一步,桐乡计划将氨氮、氮氧化物等纳入排污权指标,进一步促进企业减排。同时,排污有偿也将逐渐扩展至农业。
污染赔偿违法违规严厉惩戒
去年7月,桐乡检察院将一小作坊老板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2万元的污染清理费,这是浙江省首例针对自然人提起的环保公益诉讼。对于污染行为的“索赔”,桐乡的尝试不止于此,还陆续推广了绿色保险、绿色信贷、将环保纳入企业信用等级监管体系等,让企业、个体户为一己私利所遗留下的环境欠债“埋单”。
“以往环保执法仅局限于查处、罚款、责令整改等,其中的罚款数额很多时候并不足以抵偿恢复环境的支出,往往需要动用大量财政经费‘补窟窿’。”桐乡市环保局副局长焦俊杰告诉记者,“三偿”机制中的“破坏环境须赔偿”正是着眼于环保执法的这一困局,不仅要求赔偿污染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还将环保意识与企业、个体户的贷款、融资、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等挂钩,以铁腕手段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当环保与发展前途密切相关,“三偿”机制便在桐乡企业中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和约束力,改变了以往“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恶性循环。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桐乡共查处环境污染案件56起,罚款超277万元,其中部分企业、个体户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生态补偿赏罚分明呵护环境
这几天的持续高温,让浙江双箭橡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耿亮不仅关注企业生产,还关心起企业在洲泉镇认养的60多亩绿地。他常去现场察看,还叮嘱工人要及时浇水。让工业企业以认养绿地、河道等方式对生态环境做出补偿,这也是桐乡“三偿”机制中的重点内容,得到了众多企业的积极参与。
如果生态补偿仅限于单向,企业的参与热情远没有那么高。赏罚分明,正是桐乡生态补偿所采取的方式,不仅要求企业补偿生态,对于注重环保并积极进行转型升级、绿色生产的企业,政府对他们也有补偿。
“不仅在绿色信贷和企业环境保护信用等级方面给予一定的鼓励,桐乡还专门安排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用于补助重点污染治理设施改造项目、区域性污染防治项目和具有示范意义的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等。”焦俊杰介绍,这一政策从2007年起执行至今,已有5批上百家企业领到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有效助推企业绿色转型。下一步,桐乡将继续完善区域生态双向补偿机制和多主体多形式的立体补偿模式,还计划利用排污权交易所得、环保执法所得建立生态基金,鼓励全民参与生态保护,加快生态修复速度。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