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7日讯 昨天下午2点12分,杭州市区最高气温直接站上41℃,这是杭州自1951年以来的最高温度。而萧山益农镇甚至达到逆天的44.1℃。至此,今年杭州已有36个35℃以上的高温天,其中8天超40℃,发布了红色高温预警。农林业、电力、企业、城市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都遭受了损失。热已经成为了一种灾害。
整个浙江同样火红一片,40℃以上的范围是今年以来最大的一天。截至昨天下午4点,全省有48个县(市、区)最高气温达39℃以上,38个县(市、区)达40℃以上,22个县(市、区)达41℃以上,超过42℃的县市分别有新昌43.0℃、嵊州42.2℃、余姚42.2℃、安吉42.1℃。
高温持续炙烤,考验着一个城市的应变能力。当暴雨、冰雪天、强台风突如其来时,我们会敏感地意识到面临着一次灾害性天气,城市的各个细胞迅速行动起来。但面对这次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显然缺乏心理准备和应对之策。
事实上,社会各界都在行动:开放了公开场所供人们纳凉,千方百计保证居民用电,全民动员浇灌绿化,农业部门赶赴受灾严重的地区指挥抗旱补种,政府、社区、企业、市民各尽所能……但我们仍然要问:还有哪些做得不够不到位?如果未来还有这样的热灾,我们是否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做到更好?
这组高温报道,考量思索的正是这样的城市应急机制和细节。及时思索,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应对。
昨天杭州最高温度突破41℃,又创了新的最高温纪录。
在第一波高温天气里,有多位老人因为炎热没有熬过这个夏天。
红色高温预警到底代表什么,发布得及时吗?
为什么不像台风、暴雨那样用短信通知到每个人呢?
●高温下的那些事
92岁老奶奶
中暑血压升高住院6天
回想起之前因为中暑住院6天的事,家住杭州新星小区的蒋婉如,一边吹着空调,一边说:“以前吹电风扇可以撑过去。现在知道身体可比电重要,扛不过去的。”
蒋奶奶是独居老人,92岁,5个儿女都各自成家,今年2月子女请了保姆,专门负责她的起居。今年蒋奶奶自掏腰包,买了一台空调,装在卧室里。
白天蒋奶奶并不常出门,上午看看报,午觉后看电视。
不管外面天热到什么程度,蒋奶奶也就晚上开空调,向阿姨睡进她的房间。
7月26日事发当天,她头晕得厉害,全身无力。正好社工沈金南带着社区医生来做例行检查,帮蒋奶奶检查时,发现老人吃了降压药,高压还是到了180。他们赶紧联系了老人的子女,把老人送到医院。
医生诊断为,因为高温引起中暑,导致血压升高,幸好送医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蒋奶奶住了6天医院。出院后,在子女的劝说下,蒋奶奶经常开空调,把室温保持在28℃。
而在“蒋奶奶”事件后,社区把每周两次对独居老人的家访,上升为每天都去,还经常会给老人送清凉用品。
社工在一次家访中偶然发现,蒋奶奶家的空调一直设置在除湿状态,根本不制冷,而向阿姨也没有发现。
蒋奶奶还是幸运的,老人中暑死亡的悲剧,在这个夏天频频发生。
7月31日,家住塘河北村84岁的独居老人诸老太被发现死在家中。去世的时候,只有一台小电扇在转。
8月1日早上,三塘新村一名87岁的独居老人徐老汉被发现死于家中,同样是热死的。
同天晚上,濮家新村一对空巢老人被发现死于家中。家中的空调坏了两个多月。
●部门回应
高温红色预警
不在短信全网发布之列
有些工作可以做得更早
热数据:高温纪录一个接着一个被突破,昨天杭州最高温度突破41℃,又创了新的最高温纪录。7月24日早上8点50分,杭州发布了当地历史上首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到目前为止,杭州今年已经有8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面对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夏天,各部门、社会各界都在行动。
记者走访了杭州多个社区,发现很多社区开放会议室、图书馆、大厅等作为纳凉场所,让老人集体孵空调;胭脂新村社区,社工会帮助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免费带菜;环北新村社区还上门检查老人家的呼叫器,保证机器的正常使用;对于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很多社区的社工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身体情况,平常一周两三次的频率,在高温天上升到每天两三通电话。
“其实,我们能做的尽量做到,助老员忙不过来的情况下,都是社工在帮忙。”环北新村社区的傅书记说,社工也和体质较弱的老人交代过,有问题要及时向社区反映。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社工不能24小时围着一名老人转,总有看不过来的时候。社区书记口中,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这个特殊时期,还是希望老人的子女多尽一份力。”
民政部门也有一系列防暑措施。杭州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处长叶元青说,今年首推给主城区困难家庭(贫困户、低保户、残保户)免费安装空调,8月1日正式施行,一共有866户困难家庭享受了这项福利。不仅如此,还给600多名困难独居老人补贴200元的现金用作电费。
不过,叶处长承认有些工作确实没有做到位,比如安装空调的时间晚了一些;再比如说,电费补贴未来可以直接打进老人的电费账户。
采访中,也有一些市民提出疑问:这么热的天,气象部门是否及时发布了预警?杭州市气象台说,高温预警的发布是很及时的,第一个红色预警是24日早上8点50发布的,当天下午出现了40.4℃的高温。
也有人对高温预警信号的传播效果有疑问,为什么不像台风、暴雨那样用短信通知到每个人呢?
杭州市气象局防灾减灾与法规处处长何爱芳说:“今年5月底,杭州建立了重大(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网发布平台,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杭州市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网发布实施细则》,规范遇台风、大雪、暴雨、路面结冰这四种重大气象灾害,启用红色预警信号,第一时间进行全网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不在短信全网发布之列,除了日常的广播、网站、微博等发布渠道外,还是会启动数字电视全频道滚动发布工作。”
何爱芳说:“气象部门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后,社会各界对高温可能产生的后果预计不足,过去遇到高温天气也不是太多,响应速度不快。第一个红色预警发出的当天,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持续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但是人们看到很多地方的户外作业工作没有停下来。”
“接下来,气象部门将结合气象协理员、信息员培训,重点强化高温天气情况下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相信通过对这次高温天气组织应对工作的总结和分析,杭州应对和防范高温干旱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升。”
持续高温也是灾害
每个人都应该出力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杨艳东教授长期致力于社会福利与劳动保障研究,对于近期极端高温天气带来的社会问题也非常关注。
她认为,40℃以上超高温天气已经成为一种威胁到人们生命安全的气象灾害。
“以前我们关注的自然灾害更多的是暴雨、台风这样的突发极端现象,对于持续高温天气的严重危害可能估计不足。比如今年连续多日出现40℃以上高温算不算天灾?”杨艳东说,目前杭州市政府颁布的《杭州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并未将极端高温天气包括在内。
但是,持续高温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直接或衍生伤害其实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一些从事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劳动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建立起程序性保障机制,紧急情况下采取必要的预警、应急措施。
气象预警是很重要,但只是信号枪,更重要的是社会各界的充分响应。
除了政府,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出力。
比如对孤寡老人,是否邻居之间可以守望互助,一天至少去敲次门,看看他生活得怎么样;路遇流浪汉,你愿不愿意随手给他们一瓶风油精或者其他防暑药,让他们暑热难耐的时候有点安慰……白天舍不得开空调的92岁老奶奶中暑住院6天
【新闻鲜晨多】8月13日:高中一夜变小学 500名高三学生很尴尬
【新闻鲜晨多】8月12日:台风“尤特”越来越近 热魔上演“最后的疯狂”?
【新闻鲜晨多】8月9日:持续高温致产量锐减 杭城近期23种蔬菜价格集体上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