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8日讯 昨天下午4:20,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悄然而至,但是浙江大地却没有一丝秋天的气息。杭州和浙江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温纪录双双被打破,一位同事下午3点从外面采访回来,吐槽“鼻孔都要冒火了”。
今年的立秋,毫无疑问成为1951年以来最热的一个,而中央气象台高温橙色预警持续发布日数已达14天,也是历史首次。
破纪录如戳窗户纸
“浙江高温之冠”易主
蒸笼模式?烧烤模式?熔化模式?这些都已经不足以形容我大浙江的热情,前天的全国高温排行榜冠军新昌自称全面进入“火化模式”,周边的小伙伴们无不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
从来没有这样一个夏天,40多℃的历史高温极值就像一层窗户纸,屡次被突破。昨天15点左右,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馒头山)气温41.2℃,突破了今年8月6日的41℃,这也是今年第4次刷新杭州历史最高纪录。
不光杭州在不停地破纪录,昨天奉化最高温达到43.5℃,打破了1951年以来浙江省最高温纪录43.2℃,终结了丽水10年前创下的“浙江高温之冠”称号。
省气象台说,昨天成为我省有气象记录以来高温强度最彪悍的一天。截至昨天下午4点,全省有54个县(市、区)最高气温达39℃以上,45个县(市、区)达40℃以上,27个县(市、区)达41℃以上,超过42℃的县市分别有奉化43.5℃、绍兴42.5℃、新昌42.3℃、嵊州42.2℃、富阳42.0℃。
夜温排行榜
杭州居全国第四
白天气温持续冲击着历史纪录,夜晚也在不断挑战着南方人的忍耐底线。据中国天气网最新发布的“夜温排行榜”显示,今年以来最低气温达到或超过30℃的日数,上海、长沙分别以7天、6天位居前二,重庆、杭州分别为3天、2天紧随其后。
“其实,人们对热感受的评价既要看最高温,也要看最低温。”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表示,如果白天气温高但夜温低,说明高温持续的时间不长,晚上可以缓解高温的不利影响,相反,白天高晚上还高,人们感觉热的时间长,耐受能力会变差。
接下来,酷热还要持续几天。省气象台昨天说,未来3天,我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仍将持续高温热浪天气,大部地区最高气温38~40℃,部分41~42℃。
“晚立秋热死牛”
这句俗语不靠谱
昨天进入立秋的时间是下午4:20。为啥立秋还精确到具体的几点几分呢?这是因为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来到黄经135°时就是立秋的时刻。
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对杭州来说,立秋时仍然处于三伏天里,所以仍属盛夏,真正的秋天通常要等到9月中下旬才来,也就是说,如果天气表现正常的话,还有一个多月秋天才来。
昨天@杭州市气象局解释说:历年来杭州立秋平均气温在28℃以上,等到秋分时,当平均气温降到21℃左右才会感觉到秋天的凉爽。
昨天立秋的时刻是下午,属于“晚立秋”。民间俗语称“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意思是,如果立秋的时间在上午,则未来天气凉爽;立秋时间在下午以后,那么天气还要热上一阵,可能还会有“秋老虎”出场。最近的酷暑是不是晚立秋导致的?昨天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说,从气候学的角度来讲,并没有发现这样的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环境等,目前,还没有关于“晚立秋热死牛”的科学依据。立秋时间早晚和气温高低之间没有发现有什么关联。
立秋之后,太阳的直射点就向南移了,为什么气温却不见降低?毛燕军说,虽然立秋后太阳直射点已开始往南移动,天黑得比前阵子早了,但地面还蓄积着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逐渐消散需要一个过程。此外副高还控制着我省,特别是今年,所以一时半会儿还凉快不下来。
副高将北抬
8月10日后浙江或挥别40℃
酷热天气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昨天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表示,眼下,南方大部短期内仍无有效降水,高温天气将持续,不过12日之后高温将有所缓和。“12日之后,造成南方持续高温的元凶副热带高压将北抬、有所减弱,高温的范围和强度将随之缩小、减弱,高温影响区域北抬,40℃的极端气温也难以出现。”
而省气象台说,对浙江来说,40℃以上的极端高温可能在8月10日后就不太会出现了。
虽然气温可能还维持在35℃以上的高温,但至少没热得那么恐怖了,多少可以喘口气。
此外,还有一个消息——据最新卫星云图,太平洋上有一个新台风正在酝酿,或成为高温终结者。“菲律宾以东的热带太平洋上,正有一庞大的低压区在发展。低压区内热带云团此消彼长,这是台风的气息。这个低压区有可能持续发展,逐渐加强为11号台风,并西征中国。台风西进,副高北上,江浙沪的高温将一举终结。11号台风,我们拭目以待!”@中国气象爱好者这么说。
不过,气象部门表示,目前还没有对这个热带低压系统进行编号,未来的发展还需密切观察,所以到底会不会是高温终结者,现在还下不了定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