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09日讯 从来没有一个夏天,如今年这样炎热,无论是户外还是户内的人,都不同程度遭遇热浪袭击。
昨天,本报热线不时接到读者报料:杭州百上井43号,有两个女的深度中暑,已被送往省新华医院;湖墅南路一蛋糕店,一位聋哑女孩在烤蛋糕时中暑了,已送到省中山医院;艮山西路31号的马路对面,一位70多岁的大妈中暑了……
省疾控中心随后发布的浙江2013年高温中暑病例报告显示,从6月1日至8月7日,浙江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高温中暑病例2082例,大半为45岁以下的人,因高温中暑死亡的15例。
防暑降温真的很重要,无论在外还是在家,都请关注自身健康。
事件>>>
大妈中暑,路人齐帮忙
昨天下午2点半,杭州艮山西路31号附近一家小饭馆的老板娘方女士正要出去送餐,刚走出自家饭馆门,就看到路旁绿化带边上坐着一个中暑的大妈,脸色发白,手脚发抖,坐都坐不牢了。
大妈姓贝,今年78岁。当时走在路中间,摇摇晃晃眼看就要晕倒,幸亏好心人帮忙将她扶到了阴凉处,“一个40多岁的男人扶着她,还有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给她扇扇子,都是不认识的路人。”
方女士马上跑回店里,喊老公拿一瓶冰矿泉水出来,给贝大妈的脸上、脖子上轻轻地敷了敷。“老太太好像舒服点了,微微睁了眼。”
虽然稍微舒服了点,但贝大妈还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有个年纪跟她差不多的大妈就帮她刮痧,掐她人中,好像挺有用的。”
过了约10多分钟,120赶到现场,把贝大妈送去了机场路117医院。
记者随后从117医院获悉,贝大妈到医院时体温40℃,经过降温消暑后,神志已清醒,身体并无大碍,一个多小时后离开医院回家。
发布>>>
重症中暑病例,是去年同期三倍
昨天,省疾控中心发布浙江2013年高温中暑病例报告,今年6月1日—8月7日,浙江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高温中暑病例2082例,而去年同期为1266例。因高温中暑死亡15例,去年同期仅4例。其中轻症中暑病例1794例(占86.17%),重症中暑病例288例,重症中暑病例去年同期为83例。
中暑主要人群为青壮年,男性比女性多。报告显示今年中暑病例中45岁及以下年龄组居多,有1076例,占51.68%。
不过要引起重视的是,中老年中暑者,也是中暑主要人群,而且由于老年人身体弱,不少属重症乃至死亡。报告显示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中暑病例有408例,占19.6%。
怎么区分轻度和重度中暑?专家作了相关介绍。
最轻的是先兆中暑,一般会有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先兆中暑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7.5℃),如能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经休息后,在短时间内症状可消失。
其次是轻症中暑,除了先兆中暑的特征,已经发展为四肢无力、动作不协调等而被迫停止劳动,体温在38℃以上,可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症状,经短暂休息后症状也可自行消失。
如果还不重视,就有可能发展为重症中暑。此时会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等症状,被迫停止工作或在工作中突然晕倒、痉挛,或体温在40℃以上、皮肤干燥无汗。重症中暑者,需要马上送医院救治。
15例死亡病例中,14人为男性
今年288例重症中暑的病例中,热射病112例、热痉挛106例、热衰竭49例、混合型19例、未分型2例。15例死亡病例中男性14人、女性1人。死亡病例诊断为热射病的8例、热衰竭5例、热痉挛和未分型重症中暑病例各1例。
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杀伤力?省疾控中心的专家也给大家进行了解释。
热衰竭,也称热晕厥或热虚脱。发病机理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于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导致颅内供血不足。一般起病迅速,先有面色苍白,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汗、皮肤湿冷,继而血压下降,出现晕厥。常发生于对热不适应及年老体弱者,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防范。
热痉挛,是由于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所致。高温作业时,由于大量出汗,引起缺水、缺盐,而发生肌痉挛。痉挛以四肢肌肉、咀嚼肌腹肌等经常活动的肌肉为多见,尤以腓肠肌为最常见,痉挛呈对称性、阵发性,伴有肌收缩痛。轻者不影响工作,重者剧烈难忍,体温多正常,患者神志清醒。如果感觉肌肉痉挛了,千万不要轻视。
热射病,这个词最近频频见诸报端,也是大家要重点防范的,因为该病杀伤力最大。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机体产热与获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蓄热,使体温不断增高所致。临床主要特点为高热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开始时大量出汗,此后出现“无汗”,并伴有皮肤发热、发红,多数病例骤然昏迷,肛温可达41℃ 。
省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若发现大量出汗等先兆中暑、轻症中暑者,应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地方安静休息,解开衣服,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有头晕、呕吐或腹泻者,可选用解暑片、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物。呕吐、晕倒、痉挛等重症中暑者,必须及时送医治疗。
提醒>>>
户外作业者,勿单纯喝淡水
高温环境下,如何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省疾控中心的专家从衣食住行上给大家以下这些建议。
首先是衣服要穿尽量宽松、散热好的浅色衣服,出门要戴宽边草帽。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减少外出活动。
其次,保持充足睡眠,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同时提醒一般室内从业者,从外面很热的环境进入室温调得很低的空调房,或从空调房走到温差很大的户外时,都极易发生中暑,需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最后是饮食上,大家有许多保健措施可以做。专家给出了五条建议:
1、合理挑选夏日饮品。高温作业者单纯暴饮淡水会加重心、肾和胃肠道负担,甚至引起热痉挛的发生,故以含盐量0.15—0.2%的饮料为佳,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可选用盐开水、盐汽水及盐茶等,饮品温度以10℃左右为宜。
2、保证蛋白质的充足供应。其中鱼、肉、蛋、奶和豆类等优质蛋白应占总摄入量的50%。
3、多吃蔬菜水果。天热人体需充足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需要量比标准高一倍,同时也应补充B族维生素。新鲜蔬菜及夏熟水果中,西红柿、桃等维C含量极为丰富。
4、高温作业者要注意补钾。可食用含钾高的水果和蔬菜,如油菜、芹菜、毛豆、土豆、紫菜、花生、橙、红枣等。
5、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常见的有苦瓜、桃子、西红柿、绿豆、黄瓜等,并巧用大蒜、姜、醋等调味品以增强食欲。健脾利湿的食物主要有冬瓜、南瓜、姜、莲藕、薏米、山药等。不要食用大量过冷食物,少饮含酒精的饮料。
- 88岁老伯中暑倒地两小时 身体约有10%被三度烫伤
- 一涉赌男子为逃避警方抓捕 跳进泥潭藏匿两小时中暑
- 杭州安琪儿服装市场没空调电扇 不断有商户中暑歇业
- 专家认为,老年人频频中暑,暴露了制度层面的缺失
- 调整情绪,给心一片清凉 16%的人会出现情绪中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