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已有13人上榜,记者对话其中两位当事人——
这个教训,怕是能记一辈子
浙江在线08月09日讯 最近杭州临安的老杨“出名”了,只是这个名没让他觉得光荣和骄傲,反而带来了尴尬和羞辱。
7月17日当天早上,正在上班的老杨闲极无聊,在办公室里打开电影看了起来。结果,被前来暗访的纪委检查人员抓了个“现行”。
本来以为不过是单位内部通报批评一下就了事了,可他万万没有想到,7月31日,自己的“事迹”竟然上了当地媒体《今日临安》的头版。那一个个写着单位名称和他名字的铅字,让老杨觉得特别刺眼。
2次暗访,13名政府工作人员被实名公开曝光,上报的老杨不是个例。
实名且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曝光上班时间干“闲事”的政府工作人员——临安纪委的问责“新办法”在当地政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坊间百姓更是纷纷“点赞”。
实名曝光、全城皆知,“从严管理干部”、“治理庸懒散奢”动了真格。身为风暴中心的老杨们到底被触动了多少,这些日子他们又是怎样过的?
经过反复沟通,记者约访了两位被曝光的当事人。采访里,他们提到的一句话很相似:这可能是我们这辈子都无法抹去的“伤疤”。
父亲撂下一句“你出名了”
半个月没理他
访谈人:小陈(被查到上班时间看球赛)
访谈时间:8月7日上午9点
见到小陈时,他看起来有些精神不振,眼睛里还带有血丝,明显没有睡醒的样子。
他有些尴尬地笑笑,出乎意料先开了口:“听说你们要来,昨天一晚上就没怎么睡着,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
小陈在今年2月份那次暗访时,被查到正在电脑上看足球视频,这“不务正业”的一幕被定格在摄像机中。
再说起这件事,小陈依然苦笑着摇头。他说,当天上午,他到了单位一直在电脑上“录台账”。“要把许多数据录入电脑里,很枯燥,但绝对不能出错。”小陈说,录了一个多小时后,他觉得累了,于是点开了新浪的体育新闻。
小陈是个足球迷,一点开新闻网页,附带的视频放起了意甲的进球集锦,于是一下子把他迷住了。
“看了没几分钟,我突然发现后面站了个人。”小陈说,“这个人说他是纪委暗访组的工作人员,他把我看球赛的视频都给拍了去了。”
“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声,心想‘这下完了’。”等暗访组人员一走,小陈马上跑去找领导主动承认错误。
“说实在,在出事前,领导确实刚强调过上班纪律问题,也说到过纪委随时可能来检查的。”在他的“检讨书”中,他提到自己之所以犯错有两个原因:
一是以为自己在较为隐秘的5楼档案室办公,纪委的人是不会来查的;二是自己自控能力较差。
做了检讨,也受了单位处罚,他以为这事就算过去了。
没想到,几天之后,他在临安的电视和报纸上看到了自己的事,单位名称、名字一个不落。“这下,我知道事情闹大了。”这么一曝光,连小陈老婆的单位也都知道了。
这件事,小陈最不愿意让父亲知道,因为小陈的父亲以前是个村干部,在农村也算个有头有脸的人,很好面子。“我能到政府机关工作,这让他挺自豪的,如果他知道了我的事的话,肯定很难受的,所以一直不敢告诉他。”
可是,父亲还是知道了。小陈说,每个周末,他都会带着妻子和儿子回老家小住。可那天回家,父亲就只跟他说了一句话“你出名了”,便整整半个月没理他。
原来,早有乡镇干部,拿着报纸跟父亲说起了这件事。
连续两三个礼拜,小陈都没怎么睡好。“那段时间,我不到凌晨一两点,根本睡不着,人都瘦了一圈。”小陈说,父亲和他的僵局,直到第三个星期因为孙子的事才算“解冻”。
“这种事情真的不能再犯了。”说到最后,小陈一再地说着对不起,“既对不起单位,也很对不起家人,连累大家都一起出丑了。”
我宁愿被罚1万块
在临安脸都丢光了
访谈人:老张(被查到上班时间打红五)
访谈时间:8月7日中午12点
约访老张时,颇费了一番周折。直到单位领导给他打电话,老张才很不情愿地从办公室走出来。“不是为了躲你们,而是因为自己实在是没脸见你们。”
老张工作20多年了,在单位也算是个小领导。他说,自己工作这么多年,都没受过处分,没想到一犯错就造成了这么大影响,“脸都丢到整个临安城了。”
“上班时间打红五”,这几个字让老张每次提起,都脸带尴尬。“当时手头事情忙得差不多,就想放松下,于是打起了‘红五’。”没想到,这么一会儿功夫,就被“逮”牢了。
一开始觉得“倒霉”,但后来老张承认,是自己思想深处“自律性还不够强”,丢了自己的脸,也丢了单位的脸。这件事,对老张的教训算得上深刻,因为工作原因,老张经常会往基层跑。
他清楚地记得,实名公开曝光后的那天,他正好下乡办事,有人有意无意地跟他提起了“上班打红五”这件事。“当时我的脸唰一下就红了,难受得要命,当时真想找个洞钻进去。”
事情出了,老婆也来安慰他。可老张听不进去,连续几天都吃不香睡不着,他是个要面子的人。“我宁愿被罚款1万元钱,也好过现在这样。”好几次朋友约他吃饭,老张也都推掉了。就怕别人提起这事,“就算是开玩笑提起,我也是很在意的。”
“好在儿子在外面读大学,还不知道这事,如果他知道的话,我会更难受的。”老张说,这次纪委的问责新办法,真的让他“疼了”。“如果只是内部通报,可能做错事的感觉,不会有这么深刻。这一次的教训,我会一生铭记。”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内提及的被曝光人员均为化名)
一亮证件,正看小说的他立即关了电脑
8月7日下午,本报记者得到临安市纪委同意后,与纪委工作人员先后暗访了好几个部门,其中国土所里的经历最值得一说。
我们是下午2点35分进的国土所,进大门后第一个办公室写着“接待”字样。里面有一名男子,正很认真地对着电脑,我三步并作两步,快速走到了他的身边。
男子的反应很快,我还没来得及看清浏览器上显示着什么内容,他已经快速点击成了“小窗”。不过还能依稀看清,上面有“官门”的字样。
男子很警惕:你们有事吗?“请把窗口点开,让我们看下,你在干嘛。”我们亮出了纪委检查组的牌证。
话没说完,该男子以极快的速度,立即把浏览器的窗口都关掉了。“没在干嘛。”男子的声音有些颤抖,一边说话一边连电脑屏幕都给关掉了。
“你刚才开着大窗在看的东西,其实我们已经拍到了。”
男子仍不改口:“真的没在看什么。”
真的没看什么吗?在我们的要求下,男子重新打开了电脑,点击“历史记录”立即显示,男子刚才看的是小说《官门》第683章。
这下,他的脸一下子就红了,断断续续地解释说:“2点半上班之前,我是看了下的,后来上班时间到了忘记关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