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3日讯 “职业跑站者”是让全国许多救助管理站最头痛的人员,他们一个救助站接一个救助站地跑,骗吃、骗喝、骗车票甚至是现金。但这些“职业跑站者”跑到舟山救助站却发现,不但骗不到钱,搞不好自己还得倒贴钱。
80后男子:“以前跑站,一天能赚1000多元”
日前,记者到市救助管理站采访,正好碰到了一位来站里求助的青年男子。他叫孙大方,是贵州遵义人,今年33岁,自称来舟山想打工,但没找到工作又花光了钱,现在想要回家。
孙大方告诉记者,他并不是“职业跑站者”,但在谈话间却透露出对“跑站”很熟悉。他说,在2003~2005年时“跑站”最容易,全国各个救助管理站都是直接发钱,“坐车辗转各城市救助站,一天最多能赚上千元”。
他透露,救助管理站通常会送一张回户籍所在地的省会车票,所以“跑站者”们喜欢到离家乡较远的救助管理站骗车票,然后再退票或倒卖。孙大方带着羡慕地说:“一位哈尔滨籍的‘跑站者’,退一张车票能赚700多元”。
市救助管理站:“跑站者”从每月100多人下降到一两人
今年截至目前,市救助管理站共救助了690人,主要是钱包丢失的旅客、春节前后老板还未结账但需救助返乡的民工以及流浪乞讨人员等。
市救助管理站业务科长缪康法介绍,目前,前往该站的“跑站者”每月只有一两人,而在上几年,一个月最多有上百个“老面孔”前来要求救助。由于相关政策只规定要提供哪些救助,并没有限定两次救助的时间间隔、每人每年最多能接受多少次救助等,“职业跑站者”钻起了政策的空子。
那么市救助管理站是如何治理“职业跑站者”的呢?缪康法介绍,他们在提供给救助人员的汽车、火车票上盖“救助车票不得转让”的红印章,以增加退票换钱的难度。向受助人员明确每年度只实施一次救助。在救助前,先查询全国联网系统,发现其在其他救助站近期受过救助的,有时给予返乡火车票,有时仅给予宁波、杭州等浙江省内城市的汽车票。
缪康法解释说:“尤其是最后一招比较管用。‘跑站者’信息都是互通的,几个‘跑站者’发现来舟山还要亏钱,一大批‘跑站者’就都不愿来了。”市救助管理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跑站”现象大幅减少,使政府有限的救助资金最大程度上用在真正需要救助的人身上。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