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在线08月16日讯 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和走基层栏目播出《嘉善‘头号难题’》专题以后,嘉善县信访局副局长芮红卫成了远近闻名的焦点人物,谈论她的人多了,找她的信访户也多了;很多人说芮局“头号难题”解决了,你该解决我们的问题了。
芮红卫曾是一名妇产科医生,1986年7月,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被分配到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之后由于出色的工作业绩让她几次被调任,2012年5月,她成为一名基层信访部门的领导干部。
信访工作永远都做不完,老百姓的事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老百姓有了委屈,有了不公正的事第一想到的就是找信访局,“有些信访户钻牛角尖,一味地为自己争取利益。”芮红卫说起信访工作,不时紧缩眉头。接手信访工作时间不长,可是芮红卫做起工作来却思路清晰,调解劝解也是在情在理,她说这可能因为6年的妇联工作让她有了调解的基础。
在央视新闻调查和走基层栏目《嘉善‘头号难题’》播出之后,芮红卫成了焦点人物,谈论她的人多了,找她的信访户也多了。其实在2012年3月芮红卫还任职于妇联时就已经接触熊家的案子,因为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让她被调职担任嘉善信访局副局长,2012年5月正式接手这宗七年的房屋强拆积案,经过近百次的交谈,终于在2012年的9月结案。虽然案子已经了结,但是芮红卫说熊世兰没什么朋友,生活中遇到困难还是会找她,她也会尽力帮助她,就像朋友那样。“她听说我甲状腺开刀,打电话给我,说我开刀了要来看我。后来真的带着杨梅来了。”芮红卫笑了,说这“老大难”在心里还是记着我的,还挺有温情的。
熊家的案子了结了,但是信访局的大厅里依然每天坐满了人,有的甚至有专人组织,轮流值班。我们不解,为何上访户要如此?芮红卫说:“初次来访的都是有理的,我们能解决的都尽力解决。而有的不得不说是老赖,他们在信访大厅里互相讨论怎么谋得更多的个人利益,对于这部分无理要求,我们不能驱赶,但又要防止闹事,真是非常难。”
采访当天又遇到一名让芮红卫犯难的上访户。这是嘉善大云镇的一名拆迁户,2008年沪杭高铁筹建时,在高铁连接线上洪陈娟前夫家的房子涉及拆迁,拆迁款和土地安置已经由其前夫签字落实了,而洪陈娟觉得也应该获得自己的宅基地,但事实上早在1998年她已与前夫离婚,并协议获得1.2万元的补偿,铁路部门因为其情况特殊也给予了3万元的补偿;2001年洪陈娟将户口迁出转为非农户口。
芮红卫拿出自己的工作本,翻出了记录着洪陈娟上访的每个细节:“1998年2月法院调解离婚,调解书上写着婚后财产归被告(其前夫)所有,由被告补偿1.5万元,1998年后搬离大云镇,2001年户口迁为非农户口,2009年沪杭高铁在建,3底2楼拆迁,洪陈娟觉得自己的1底1楼也应该有宅基地……”而她的条件不符合农村拆迁安置条件。
芮红卫说有时候得拿着条例一条一条的给上访者看,她称这本条例为“老先生”,有事都得翻翻。“很多人说芮局‘头号难题’解决了,你该解决我们的问题了。”芮红卫摇摇头,“哪里那么好解决,群众的心态各式各样,按规定一刀切倒是好办,可是现实工作中有各种难题,要上门去做工作。”
工作中的事芮红卫说起来就停不下来,因为有太多事要去处理,有的上访户指明就要找她解决,像是邻居间打架引发的一连串闹剧,漫天要价1000多万这类的案子,芮红卫说这些都是没办法处理的,而在交流过程中她也发现无法与其有交点,上访成了他们一种宣泄情绪的方式。“我们一线干部要与通情达理的群众打交道,也要与蛮不讲理的群众打交道。”要做通这些人的工作芮红卫也感觉压力很大。她说:“工作和生活她也需要调整好,在事件处理中要深入其中,事后则要置身事外,这样才能调节好自己。”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