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6日讯 8月7日上午9时,岱山县双峰盐场,地面温度接近38摄氏度。经过了连续六个小时的辛勤劳作,大部分盐民结束早工撤离了盐场。酷暑下,还有零星的几位盐民仍在盐田里“精耕细作”。潘名金便是其中一位。
记者见到他时,这位66岁的盐民正在盐田边堆坨,因长期暴晒,黝黑的皮肤与洁白的盐山形成鲜明对比。“太阳最猛烈的7、8、9月,是我们晒盐最忙的季节,称作‘百日大战’。”潘师傅告诉记者,在这段时间,他每天凌晨两点出门,一天最长需劳作十五六个小时。
去年受台风影响,潘师傅的晒盐收入只有1.4万元,但即便遇上晴好年,这笔收入通常也不会超过3万元,这在全县各行业收入水平中,几乎排到末位。“照此下去,我们这一代可能是本岛最后一批晒盐人。 ”潘师傅说。
记者了解到,1994年盐价调整后,岱山盐民劳均年收入达到9854元,而当时岱山县职工人均年收入4567元,盐民收入是职工收入的两倍多。而到2010年,盐民劳均年收入为15000元,企业职工年收入为44514元,职工收入比盐民年收入反而高了近2倍。同时,盐民收入与五匠、雇工、搬运工等职业收入相比也明显偏低。
收入水平的鲜明反差加上高强度的劳动作业,促使年轻的“盐二代”就近或者外出打工。据统计,岱山县现有从业盐民1000余人,其中,年纪最小的也已50几岁,其他基本都在60岁以上,甚至70岁左右。 55岁至65岁的盐民是晒盐队伍的主力军。
劳力年龄结构日益老化,盐民队伍后继无人,造成了部分盐田出现人为抛荒的现象。据介绍,目前该县盐田抛荒面积已达1000亩。以岱西盐区前岸村为例:该村1700亩盐田在2007年全部废转,原来从事晒盐的90名劳动力中,80%流向了工资和福利皆有保障的临港工业。
劳力缺乏,一个盐民管理盐田的面积因此膨胀。“1994年,岱山盐民的人均晒盐面积为12亩;到了2013年,人均晒盐面积变成了20~25亩,多的甚至达到了30~50亩。 ”岱山县盐业局副局长余国定说,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人少活儿多,盐田单位面积产能减少,产值下降。同时,各盐场资金紧缺,基础设施设备长期得不到更新改造,老化现象十分严重,普遍存在盐田松软、渗透性大、制卤能力下降等问题。
多重因素作用下,岱山县盐田面积从最多时的4万亩、年产原盐17万吨,萎缩至如今的2万亩、年产原盐8万吨,在未来,萎缩趋势还将持续。
这些年,为补足劳力,岱山县曾尝试招收外地晒盐工,“2011年,我们在全县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大会上设摊,共推出30余个晒盐工岗位,盐场也出台了相当优惠的承包政策,但因晒盐收入太低,没有一个人愿意来。 ”余国定说。“现在盐民们都老了,下一个承包期,还有没有人愿意出来晒盐,是一个未知数。 ”双峰盐场副场长姜福林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