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8日讯 网球肘这个名字,知道的人还挺多,光从名字上看,还以为这是网球运动员“专属”的疾病。但是昨天,记者从浙江省人民医院运动医学中心了解到,接诊的网球肘患者中,没有一个是打网球打出来的,大半的患者都是打麻将打出来的。
“大约八成的人,通过合理的调养能够恢复,但是如果不注意,反复刺激,就会演变成顽固性网球肘。”省人民医院运动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毕擎说。
中年退休女性
最易肘关节磨损
毕医师最近刚刚接诊了一名61岁的家庭主妇周大妈,得的就是顽固性网球肘。
周大妈一直是家庭主妇,长年在家里做家务,空闲下来没事情,学会了打麻将。只要一有空就打麻将,三十多年来,打麻将就和吃饭一样,成了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连和邻居聊天都离不开麻将,被子女戏称为“麻将控”。
去年10月份,周大妈感到右手使不上劲,尤其是早上起床洗脸的时候,一扭毛巾手臂就痛。刚开始,周大妈没有当回事,以为是自己去菜场买菜,提多了东西,伤到了,休息两天就能好。
但是一年时间过去了,周大妈的疼痛却越来越厉害了,不但东西提不动,而且连拿碗都会痛。到医院一检查,说是网球肘,需要打封闭治疗。刚开始效果不错,但是一个月后,又变回了老样子。反复多次后,周大妈能用的方法都用了,还是反复发作。
周大妈找了毕医生。毕医生了解情况后,建议周大妈做一个微创手术:在肘关节打2个小洞,将粘连的组织清除,使肌体组织恢复。
一个月后,周大妈逐渐恢复了,又能去菜场买菜了,拧毛巾也不痛了。不过,复诊的时候,毕医生建议周大妈,以后要严格限制打麻将,因为周大妈这么痛苦的罪魁祸首,就是长时间打麻将引起的。
61岁“麻将控”
得了顽固性网球肘
为什么打麻将会得网球肘呢?
毕医生说:“这个一点都不奇怪,大家别被网球肘这个名字迷惑了,以为只有打网球的人会得,其实只要反复使用肘关节都容易得网球肘。”
毕医生介绍,“网球肘”这个说法是个舶来品,因为国外打网球的人比较多,容易得一种名为“肱骨外上髁炎”的病,因为这个学术名字比较难记,患病的人又以打网球居多,“网球肘”这个名字就传开了。
但是中国的国情和国外不一样,打网球并不普及,所以来就诊的患者,都不是打网球打出来的,反而以打麻将大军为主。
“主要是三个年龄段的人居多,20至39岁、40至59岁以及60岁以上,其中40至59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特别多。”毕医生说,在这些年龄段中,都以女性居多。
“可能这和家务大多是女性在做有关。不少患网球肘的人,都曾经有因为提拿重物,导致手臂受伤的情况。到了40至59岁左右,是女性退休的年龄,退休后,没有什么爱好,就迷上了打麻将,长期打麻将,就导致了网球肘。”毕医生说,打麻将的人都会用手指去摸牌,摸的时候,手指用力会特别大,反复多次,都会用到手肘这个部位,日积月累就发生网球肘了。
“肱骨外上髁炎,这个名字是以前的观点,认为网球肘是炎症引起的。不过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病例证明,网球肘是反复使用肘关节,导致关节磨损。”毕医生说,所以一些反复使用手肘的活动,就容易发生网球肘。
在门诊中,除了打麻将的人,打羽毛球、家庭主妇等都是网球肘的多发人群。
八成网球肘
调养就能治愈
“网球肘现在发病率很高,但是大多数人只要休养得当,都可以自愈,不过不少人都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毕医生说。
网球肘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侧疼痛和压痛,疼痛可沿前臂向手放射,前臂肌肉紧张,导致肘关节不能完全伸直,肘或腕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拧毛巾、打毛衣、旋转门把手、高尔夫球挥杆、按压肘关节外侧时感到患部疼痛加重。
如果有了以上这些情况一定要注意休息。毕医生说,从发病机理来说,网球手是由于肌腱遭受反复微小的创伤,加之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肌腱不能完成自我修复引起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休养。
“休养很简单,就是不要让手臂有疼痛感,如果做运动,发现疼痛,就要停止。因为疼痛是一种刺激,大约80%左右的人,通过休养、理疗、热敷和贴膏药等方式,过个4至8周,都可以治愈。”毕医生说,如果不注意的话,就有可能演变成顽固性网球肘了,此时唯一的办法就只能做微创手术了。
【新闻助读】
网球肘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是指手肘外侧肌腱发炎疼痛。
网球肘是因为最先发现网球运动员经常发生肘关节外侧疼痛而得名。其实,只要肘关节活动过度、强度过大者均易导致此病,网球肘是过劳性综合征的典型例子。
患者会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感到患部疼痛,这种疼痛的产生,是由于负责手腕及手指背向伸展的肌肉重复用力而引起的。
- 麻将搭子说囤狗肉能赚钱 男子收购了11316公斤狗肉
- 小河佳苑地下室变棋牌室晚晚有人打麻将 业主有意见
- 打麻将输了很多钱 男子喝酒解闷后开车被查
- 搓麻将搓到离婚 找个“志同道合”的再搓
- 民间人才展示周活动 “麻将蛋糕”赚足眼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