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人里有8人不会写“蹊跷” 信息时代仍需注重书写
2013年08月20日 09:55:54
浙江在线08月20日讯 癞蛤蟆、繁文缛节、腭裂……这些汉字,你能写对几个?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了一股热潮,很多人发现,每天都在亲密接触的汉字居然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日前,记者在对20名市民随机听写汉字发现,不借助电脑的智能输入,许多人的汉字书写真的出现问题。
10人有8位不会写“蹊跷”
日前,记者做了一个调查,让10位市民写下“蹊跷”两字,只有2位能够书写正确,其中一位是中学生。
今年刚大学毕业的龚某一听“蹊跷”,提笔就写出了“七窍”,写完后感觉不对,划掉重写出了“奚俏”,往复几次,最终也是没能写对。龚玉晖说,他大概有半年没写过东西了,“书写功能已经退化到十年前了。”
最先写出“蹊跷”的反而是50多岁的卢一豪。虽然平时也用电脑、智能手机,但他还是经常书写,空闲时喜欢手写稿子投稿。
不重视书写造成“提笔忘字”
衢州学院老师丰爱静说,因为人们对汉字的书写不重视,提笔忘字现象正越来越严重,她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就发现,学生的错别字比较多,而且能把汉字写得漂亮的学生也越来越少。市民小米说,人们对输入法太过依赖,有时只要打一个字母,就会跳出你要的字。长此以往,大家都不动脑子了。
重视书写,传承文脉
“央视这个节目之所以火了,说明大家开始反省这个问题。”丰爱静说,中国五千年文明传承,很重要的原因是汉字的一脉相承。她说,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每年的艺术节上,都会进行书法比赛,引导更多学生书写汉字。
每日关注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 社区举办“汉字听写大会” 95%的人曾“提笔忘字”
- 键盘时代 勿染汉字“失写症”
- 汉字听写大会开播大热 只有三成人写对"癞蛤蟆"
- 边防哨所里书写军旅梦 他们是象山高塘岛2万百姓的守护者
- 用嘴书写灿烂青春 “无臂博士”学成归国再遭坎坷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浙江即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