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舟山 正文
20名浙海院大学生的暑期支教故事:把魂丢在贵州了
2013年08月20日 10:14:59

   浙江在线08月20日讯 “这是一条‘不归路’,你们一旦踏上,就很难回头了。呐,我就是个例子。”去贵州支教前,“爱西行”公益团队的负责人、浙江海洋学院研究生汪洋如此“告诫”学弟学妹们。

  当时队员们哄堂大笑。开玩笑!哪有这么夸张?可如今,队员们开始理解汪洋的感受。“支教任务已结束10多天了,可我觉得我的心还留在贵州。”“我好想念孩子们,想念那满山遍野的绿、满山满谷的玉米和甜甜的土豆……”分别时孩子们挂满泪水的脸,如刀刻般深深留在队员们的脑海里。

  上月,汪洋带着19名浙江海洋学院的大学生,还有3吨爱心礼物去贵州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本报7月19日、7月25日曾作连续报道)。

  8月2日,他们结束支教任务,各自返回家乡过暑假。日前,记者通过电话、QQ、邮件等方式,采访了多个队员,聆听了一个又一个淳朴而又动人的故事。

  为了自己班级的孩子,队员们起了“内讧”

  说起这次支教生活,大家一致觉得队员关系“好到爆”,一路上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互相鼓劲儿打气。唯一的一次“内讧”,因孩子们而起。

  7月21日,到达贵州的第二天,队员们着手整理从舟山募集过去的爱心礼物(主要是一些文具和学习用品),并按人数分配到各个班级。队长汪洋的话音一落,队员们就开始“哄抢”。这场景看得汪洋又好气又好笑:“本子啊、笔啊、铅笔盒啊,样样东西都准备得足够多,抢什么呢?”队员们一边笑,一边振振有辞地反驳:“东西有好坏,动作慢了好的全给别的班级抢走了。 ”“多抢一点总没错,我先备着,万一多出几个孩子呢?”“我看他们那劲头,好像给自己孩子抢东西似的,特有趣。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汪洋忍俊不禁。

  希望的田野上“施肥”,天天盼着赶集

  “这一天,我们来来回回地走了30公里山路。说实话,连我这个从小走惯山路的人也觉得累,更何况其他志愿者,他们有些人连大山都没见过。但我们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队员蒋雅倩也是一名大山的女儿,因性格“爷们”,又很能吃苦,被队友们戏称为“女汉纸”。一次周末家访后,蒋雅倩在日记中感叹“支教生活真的很辛苦”。周一到周五,白天上课、送孩子们回家,晚上备课、开会;周末则要到每个孩子家中去走访,几乎就是连轴转,很少有休息时间。

  这些90后大学生多数也是父母娇惯着长大的,甚至在家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极少干家务。进入这个团队后,除了上课、备课、家访,每个人还要轮值买菜、做饭、洗碗、打扫卫生。

  别小看做饭。贵州山区的柴油炉子,队员们连见也没见过。原以为打开柴油阀门,点个火引子,将柴油点燃就能做饭了。没想到这火很小,炒个菜大半天不熟,锅底下还一股黑烟。好不容易熟了却一股子柴油味儿,没法吃。后来才知道,这柴油炉要一边烧一边拉风箱,火势才会猛,柴油味也会变小。

  后来有煤气了,这吃饭还是一件大事。轮到做饭的队员犯怵——从来没做过饭啊,不知道怎样才能把21个人(连同带队老师)的饭菜“糊弄”过去。等吃饭的队员们也犯怵——不知道今天值日的队员手艺怎么样。平时抱怨学校食堂菜不好吃,这会儿食堂菜也是可遇不可求啊!这团队里有个规矩,每个人必须做一次饭,不管做出来的饭味道如何,其他人都不能抱怨。那菜实在难以下咽怎么办?“那也得吃啊,辣酱拌一拌,能吃二碗饭。

  ”汪洋笑着说。对女生们来说,还有一件“恐怖”的事是上厕所。学校厕所卫生条件很差,女生们白天也不太敢去,晚上就结伴去。“后来我们一致决定在希望的田野上施肥。”

  除了料理生活,队员们还要负责各自班级的卫生。队员董琳说,她第一次去教室,就被“震”住了,“真的乱到无极限,尤其是卫生死角。”大家整理课桌椅、打扫、擦玻璃、布置教室,忙得灰头土脸,才换来一个干净的教室。“这要是让我妈看到,她肯定会很震惊。”董琳笑着说。董妈妈原本不支持女儿去支教,怕她吃不了苦,还一再说“受不了你就逃回来”。不过,现在董琳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没有当逃兵。 ”

  没错,对于这些90后大学生来说,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上一堂别出心裁的课……这些都不成问题,让他们头疼的恰恰是一些生活琐事。他们支教的毕节市威宁县金钟镇寨营小学海拔1600多米,因交通不便,物资缺乏,当地人整天吃玉米、土豆,这让江浙人很不适应。“每逢三、六、九能赶集,我们就天天盼赶集,盼着值日的队员从集市上买点好吃的……”

  一个孩子一年生活费200元,一天只吃一顿饭

  对志愿者们来说,三天没吃鱼、肉,心中开始惦记。但对山里的孩子来说,半年不见肉腥,也是常有的事儿。有一个15岁的男孩,他每年的生活费200元。没错,是一年200元,不是一周或一个月。这个孩子名叫玉清,15岁了才读二年级。数年前,父母离异后各自外出打工,把玉清一个人留在家里。家里没任何值钱的东西,每天早上玉清都是听着鸡叫起床,然后去上学。就是这样一个家,玉清也收拾得整整齐齐。

  玉清说,父亲春节出门前给他留了200元钱当生活费。200元钱撑一年,他吃什么?支教队员沈家迪说:“他每天只吃一顿饭,不是米饭,而是吃一些晒干了的土豆片。偶尔会走很远的山路到外面买最最便宜的蔬菜。”后来,沈家迪陪他一起去赶集,买了些蔬菜,又给他买了个手表。孩子眼眶泛潮:“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沈家迪答:“我盼着你有一天能走出大山来找我。 ”

  在金钟镇,穷得一天只能吃一顿的孩子不多,但一天只吃二顿的孩子比比皆是。主食一般是玉米和土豆,沾些辣椒粉或辣椒水吃,偶尔买些蔬菜。很多家庭都养猪养鸡,但这些家畜家禽往往就是一个家庭的生活费或孩子们的学费,所以平时很少有肉吃。

  因为营养不良,孩子们普遍个子瘦小。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去了,孩子们早早就要分担家务、下地干活,甚至背着背篓去买煤。清晨或傍晚,山里随处可见被背篓压弯腰的小身影。

  在汪洋们到来之前,寨营村的村民从未见过这么多的大学生。很多人从未见过数码相机、从未拍过照。因为要制作档案,志愿者们趁上门家访时给每个孩子及其家人拍照。“我给一个学生拍全家福时,他爸爸匆匆忙忙赶回来,从衣柜里拿出一件厚厚的军外套,穿在破烂不堪的短袖外,只为在相机中留下一个‘体面’的模样。”

  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关爱就感动

  “我以前一直不相信,穷人还能乐观幽默地面对自己的人生。但在这些孩子们身上,我分明感受到,原来快乐可以如此单纯。 ”支教队员李秋叶说。

  虽然生活贫困,许多孩子还遭受着父母离异或长期卧病在床等各种不幸,但笑容依然时时浮现在他们脸上。给一支铅笔,会笑。被老师表扬了,会笑。老师陪他(她)一起吃土豆沾辣椒粉,会笑。甚至每天奔跑在上下学的山路上,也会笑。“有些孩子上学路上要走一个多小时,翻过七八个山头。我每次送孩子到家都气喘吁吁累得不行,可孩子们一路欢快地奔跑,一点不感觉到疲惫。”队员沈家迪说。这一路上,很多地方只能一人侧着过去,旁边就是悬崖,原本提心吊胆的路程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变得有趣奇妙起来。

  因为缺少关注,所以给点关爱就感动。支教期间,队员们常常有种错觉:“到底是我们给孩子们送关爱来了,还是孩子们给我们带来关爱?”他们虽然性格腼腆不善表达,但总会毫不吝啬地送上自己最珍爱、最宝贵的东西,比如自家产的玉米、土豆、桃子、梨,一袋袋往学校拎。其实他们每家每户的地都不多,给老师们送一袋,自己家就要少吃一袋或者少卖一点。每个女队员都收到过孩子们亲手采摘编织的花环。每个队员都收到过这样的“告白”:“老师,我最喜欢你。”“老师,祝您永远美丽。”“老师,您能永远留在这里吗?”

  
来源: 舟山网 作者: 金春玲 编辑: 施菲菲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