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连日来,几场期待已久的雨水光临浙江,各地百姓的欣喜和渴望溢于言表。
降雨,本是江南夏季的常见天气,但在60余年最严重的高温热浪中,浙江七月以来降水比同期偏少八成。天干地燥,河床裸露,农田龟裂……若不是一组组照片呈现的细节,人们永远也不会把“江南水乡”和“旱”联系在一起。
不止是浙江。“五十年不遇”,“百年不遇”,“超历史高温”,这些词汇正频繁地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气象新闻中。全球范围的历史观测数据表明,至少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洪涝、干旱、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
全球同此凉热,中国的气象图景悄悄变动。“北涝南旱,北方降水增加、南方降水减少的趋势更为明显。”大气环流微妙的变化,搅动着中国未来降水格局,气象专家这样预测。这意味着,滋养我们的山川河流、习以为常的生活环境或许将呈现出新的态势。
放眼未来,一场60余年来最严重的高温热浪,带给我们更长远的考量。
抗旱,底气从何而来
仿佛是一种回答,更是一种象征。
10年前,在几乎同样的时间节点上,一场同样令人焦灼的干旱发生在浙江大地。那年夏天,229万人饮水困难,近60万公顷农作物受旱。
10年后的今天,至8月中旬,这一组数字分别降至76万人和46万公顷,水库蓄水率仍与正常年份基本持平。
数据的增减并不容易——今年7月至8月上旬,全省平均降水54毫米,只及2003年同期的一半,平均蒸发量还比2003年多出22毫米。
“在水利系统工作30多年,从来没有看到今年这么旱。要知道,往年这个时候我们正在防汛抗洪呢。”绍兴县水利水电局总工程师来移年这样感叹。
的确,高温多雨是以往浙江夏季的常态,变化多端的气象条件下,考验的是认识自然、及时调度的能力:气象灾害频繁,我们对灾害如何做到更早、更准确的预判?资源小省浙江,我们怎样建立更完善、更可靠的应急机制,满足群众生活需求?
时间推回到两个月前,还处于梅雨季节的浙江面临着一场关于水多水少的“抉择”:究竟是少蓄水防汛还是多蓄水抗旱?
正常年份下,常常是把重点落在防汛,水利、气象专家一轮轮充分讨论后,浙江决定蓄水抗旱。
正是因为科学的预判,使得全省100多座大中型水库赶在出梅前的最后一场雨中蓄足了一库好水。两个月后,高温干旱持续,浙江仍保持着抗旱底气。
再将空间定位到各个水电站,在那里,每天都面临着一场能源“保卫战”:究竟是蓄水发电还是开闸供水?常年缺电的浙江,已经在7月底将有序用电方案升级到C级;在龙泉、松阳等地的11个水电站里,在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的基础上,哗哗清流从坝底泻出,为下游抗旱供水。
正是因为综合协调,使得水电站下游旱情初起的万亩农田及时得到灌溉;同时,水电站供水减轻着大型水库的负担,为浙江“抗长旱”作充足准备……
历史的长河,静观时往往风平浪静,是一场场突如其来的灾害,让人们改变习惯性思维模式,才有了波澜壮阔的未来。在高温热浪中,我们在探索,每一次改变,都是宝贵的经验。
水乡,怎样长治久安
在中国的版图上,地处东南、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拥有八大水系的浙江似乎不缺水。突如其来的大旱,带来的是一场关于水资源、水环境的重新思考。
据省水利厅的水利普查报告,浙江省人均水资源已逼近世界缺水警戒线。客水少、水资源自成体系;河流短、径流量大;丰水期集中,雨水下得猛、留不住,这是浙江水资源短缺的客观因素。
另一方面,人口的大量增长,低层次产业造成的工业污染,使杭嘉湖甬绍温台等全省经济发达地区,个个喊“渴”。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已成为浙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
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深藏着对于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合理调度的密码——远古大禹治水,越王勾践围堤筑塘,唐代白居易兴建西湖灌溉工程,明代汤绍恩筑造三江闸……因势利导、定期整修,方能长治久安。
如果我们把浙江现有的引水工程路线都标注在一张图上,得到的是一张像极了人体神经系统的脉络图,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不是简单的区域间调水,而是结合水源、河道、水库以及引水管网等种种水路,将水资源跨区域地进行优化配置。
放眼浙江,最新、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一个引水工程,就是浙东引水工程。从萧山枢纽启程,富春江水经过沿线71座水闸和泵站的有序开闭,流向浙东平原和海岛舟山;监测数据显示,萧绍平原、虞北平原、余姚姚西北及慈溪西北河区水质类别提高1至2级,消除了劣Ⅴ类水。
与此同时,楠溪江引水、乌溪江引水、洞头大陆引水等水利工程也正显现出减灾效益。
“雨丰而忘旱,临旱再掘井。”这是南方抗旱最常见的现象,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虽然大中型水库在用水调度上井然有序,但在水资源匮乏的当下,亟须恢复湖泊河道的功能,治水的任务更为严峻……
要有水,更要有好水,在抗旱的大环境中,浙江对“水”认识的升华,尤显珍贵。
生态,何以保障未来
8月16日,杭州今年的第46个高温日。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值班室,指挥部副主任胡尧文目不转睛地盯着天气实况图——干旱橙色预警的箭头在浙北、浙东频频闪动。他担心着一件事:连旱。
综合浙江1966年、1971年和2003年遭遇的旱灾来看,旱情都一直持续到次年汛期到来。专家指出,相比于来势汹汹的台风,旱情形成的过程比较温和、比较慢,但危害可能更甚。
“靠天吃饭”,江南地区气候温润,世世代代,生活生产方式大多如此。罕见旱情之下,我们的抗风险能力足够强大吗?
首当其冲的就是农作物。嘉兴的杭白菊、西湖的龙井、临安的山核桃、临海的柑橘……在省农业厅,每天都有统计损失的汇总表,浮动的数据背后,规律却只有一个:在同样缺水、缺电、缺人的条件下,设施农业装备越齐全、灌溉系统越完善的基地,损失就越少。
然而,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局的数据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初推广滴灌、喷灌技术以来,目前还只覆盖到160多万亩,不及可推广面积的十分之一。
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密集,这是设施农业的特征。一场干旱,人们开始把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期望寄托于此,尝试解开千年农耕社会粗放生产、低产出的困扰;而更深层面的,是一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索。
比如,山区农户近年来开始大面积栽种经济作物,但山上蓄水功能差,生态脆弱,山民尴尬地发现,经济作物还没开始受益,因为破坏了原有的植被,无雨即旱、有雨即涝的情况愈加严重。
农耕,是一代代人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高温干旱中,农村、农业和农民,经历着最深切的挑战;再提农耕,并不仅仅是努力发展农业、增加效益的问题;更在意的,是农业环境和生态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怎样与自然相处
若干年后,我们怎样回顾这次历史罕见的极端高温干旱灾害天气?
我们是否能肯定地回答以下问题:灾害预警和应急细节,我们是否做得更好?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能否为我们换得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抗旱预警能力、城市规划布局、水资源开发……热浪中的思考,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生态环境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从高温干旱带来的思考出发,也许我们更懂得怎样与自然相处。
“建立预测为10天至15天、甚至是1至3个月的中长期预报,这样就可以在农业安排、产业结构、节水限水上作出相应调整。”防洪抗旱一线的工作人员提议。
“城市绿化、房屋绿化、水景池塘,要与群众的生活形态、生活情趣打通,城市规划强化生态效应。”环保人士提倡。
“节约用电用水、邻里互帮互助等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出力……”网友们纷纷跟帖。
美国历史学家胡克说过,判断一个社会能否解决它所面临问题的依据是制度的保障和人们的品质。一场旱灾,带给我们的是警示,是历练,是机遇,应对自然灾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设科学高效的防灾治灾系统。
一场旱灾,让我们警醒,让我们领悟,让我们奋起。在我们面前,环境是共有的,影响也是关联的,上游与下游,农村与城市,你或者我,没有谁可以是旁观者。
- 情系百姓赶大"烤"——浙江抗击高温干旱纪实之一
- 浙江抗击高温干旱特别报道四 烈日下有种精神叫不屈
- 抗旱救灾保农事—浙江抗击高温干旱特别报道之三
- 但得甘霖沁民心——浙江抗击高温干旱特别报道之二
- 热浪下的保卫战——浙江抗击高温干旱特别报道之一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