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1日讯 花了3.6万元,从别人手里买来一批总面额为4万元的银泰百货消费卡,并当场“验明正身”,确定为真卡。谁知4天后去银泰百货购物时,从未离身的消费卡却显示余额为零。家住鄞州的陈先生遇到这样一件“蹊跷事”。昨天,鄞州警方向记者通报了此案详情。
刚买的消费卡成了废卡
8月3日,陈先生来到鄞州万达的银泰百货,购买一批高档礼品送人,价格为3.9万余元。当时,他拿出十张银泰消费卡(每张面额4000元)付钱,但收银员刷卡后告知,所有卡内余额均为零。
陈先生很纳闷:这些卡是他几天前,在网上从别人手中以九折价收来的,当时还特意到银泰的收银台去检验过,确认余额无误后才交易。消费卡从未离身,钱怎么会不翼而飞?他当即报了警。
案犯通过软件做手脚
鄞州警方经过侦查,近日在温州将犯罪嫌疑人杨某缉拿归案。据悉,今年37岁的杨某是山东人,他在网上学来了一套消费卡金额“复制”的技术。杨某在江苏有过同类前科,出狱还不到一年。
据交代,7月27日,杨某在本市银泰百货以4.1万元价格购买了该店20张消费卡,面值4000元和面值100元的各10张。
当天,他在银泰百货内,先将面值100元的10张消费卡用于购买黄金饰品。当晚,杨某利用随身携带的电脑和刷卡器,通过一个读写卡软件,将还未使用的面值4000元的10张消费卡信息,逐一“复制”到已使用的低额卡内。
随后,他通过网络联系到买家陈先生,双方谈妥以9折价成交。翌日,杨某在鄞州万达银泰门口,将10张总面额4万元的高额卡卖给陈先生。当时,陈先生特地通过银泰收银台,验证系真卡后才付款。但7月29日,杨某手持“复制”信息的低额卡,在温州银泰百货将高额卡内的余额,全部购买易出手的黄金饰品。
利用高科技创建“子母卡”
民警告诉记者,这是一种新型的伪卡犯罪。与一般克隆卡不同的是,用于作案的原卡(高额卡)及伪卡(低额卡),均是从商场购得。
原本,高额卡与低额卡并不能“互通”。但不法分子从网上买来专门的电脑、刷卡器、读卡器,然后通过供货方提供的一个读写卡软件进行操作,成功后,两种卡就成了一对捆绑性的“子母”消费卡,于是低额卡也可以随时使用高额卡中的余额。
随后,他们将高额卡折价卖给不知情的买家。即使对方在收银台查验了,也看不出猫腻。等钱到手,不法分子便抢时间差,用“子卡”将“母卡”的钱先用掉。
漏洞亟待填补市民切勿贪小
据民警介绍,目前市面上的消费卡、购物卡或超市卡,技术上尚未成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易被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钻空子。
对此,民警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易从陌生人处购买类似大面额的消费卡;发卡单位需改进技术,比如设置一道防火墙,截断低额卡和高额卡之间的“通道”。此外,收银员也需提高警惕,“低额卡和高额卡在刷卡时,识别码是不同的。如果有人消费卡显示低面额的识别码,但刷的金额却超过额度,极可能就存在问题!”民警说。
- 今年前7月 宁波口岸进口消费品近3亿美元
- 10张银泰卡每张4000元 从没离身过怎么没钱了
- 3.6万元买来面值4万元的消费卡 购物时发现没有钱
- 浙江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 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 不该纵容开学高消费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