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23日讯 每天吃完晚饭,等待夜幕降临是新仓镇芦川社区居民李宝娟最期待的时候。傍晚,换上便服、穿上球鞋的李宝娟又约上了邻居小姐妹,一起来到镇政府门口的广场,跳起了排舞。“现在大家生活水平都好起来了,慢慢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了,跳跳排舞既有益身心健康又增进了大家的感情,大大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李宝娟说,这几天他们正抓紧排练,准备参加镇上的全民排舞比赛。
从简单地追求物质生活到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李宝娟的转变是新仓镇居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仓镇围绕文化工作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方针,始终坚持“文化为民”与“文化惠民”并重,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仓镇也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浙江省文明镇、浙江省首批文化强镇等国家、省级荣誉。
“今年是我镇举办‘芦川文化节’的第五年,也是提出建设‘先进文化名镇’的开局之年,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培育更多的文艺人才,打造更新的文艺节目,挖掘更深的文化传统,为先进文化名镇的建设进一步鼓舞士气、凝心聚力。”新仓镇党委书记朱健说,从6月起,新仓历时半年,陆续举办文艺演出、风情摄影、论坛交流、文化走亲、体育健身等12项文化艺术活动。
这几天,新仓镇文化站也热闹非凡,他们迎来了大师——来自省群艺馆的邵晓眉老师,帮助他们以当地民俗项目“着癞子”为元素,编排大型广场舞。经过努力,目前该精品节目已初具雏形,将于9月底在平湖市“欢乐平湖民星汇”原生态民间艺术大展演的舞台上亮相。
“经济发展了,没有文化气息也不适宜人居住,新仓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这块上舍得花钱,把文化理念贯彻下去,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实现大家的‘新仓梦’。”新仓镇党委委员顾炯杰介绍说,为更好地提升新仓小城市品位,他们将通过努力传播好芦川文化、盐船河文化等传统文化,打造好民俗舞蹈、民间小调等精品节目,同时做好镇(村)文化活动中心、文体骨干团队等软、硬件建设。
新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东乡十八镇、新仓第一镇’的美誉,新仓的群众文化源远流长,特色鲜明。经过不断努力,新仓镇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基层文化网络机构逐渐健全、管理和操作也慢慢科学规范起来,新仓镇文化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