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8月28日,第44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解放军第413医院麻醉科护士长王海文先进事迹表彰大会在舟山举行。
4天前,45岁的王海文和全国其他5名获奖者一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
万里海疆,千座海岛,“白衣天使”王海文的故事广为传诵。从事护理工作24年来,她一直以冲锋的姿态,奋战在边远海岛医院一线临床护理岗位,足迹遍布东海、南海50多个海岛。有同事为她算过,她的累计航程可以绕地球两圈半。
海岛的健康卫士
“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履行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人道主义护士天职,把真诚的爱心无私奉献给每一位病人……”
1989年,在位于舟山的解放军第413医院,年轻的王海文穿着洁白的护士服,手捧蜡烛,面对南丁格尔像,庄严宣誓。那一年,她21岁。
王海文的父亲是一名海军,教女儿背诵的第一首诗是高尔基的《海燕》。听着海潮声长大的她,从南京海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放弃去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主动申请到离海最近的地方,做一只与海浪为伴的“白色海燕”。
舟山群岛有大小岛屿1391个,被称为“千岛之城”。入院第一年,王海文就加入“千岛巡诊队”。对于很多远离大陆、看病不便的海岛渔民来说,王海文就是他们的“健康使者”。
比如去东福山岛,王海文要先坐1个小时的车到沈家门半身洞码头,再坐近4个小时的船到东极岛,再转坐半个小时的小渔船,一大早出发,要下午才赶到。
24年来,从最偏远的海岛到高山上的哨所,从大海中的军舰到风浪中的渔船,都留下王海文的身影。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王海文对待病人,多了一份精细和爱心。
一位年轻的战士患上顽固性便秘,听说要当着女同志的面插管,这位不足20岁的小战士连连摇头。
“孩子,你就把我当作自己的妈妈,别紧张。”看着王护士长和蔼可亲的笑容,小战士放松下来,慢慢爬上治疗台。
治疗后,看到已是满头大汗的护士长,小战士红着脸不知说什么好。康复后,这位小战士悄悄塞给王海文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谢谢您,王妈妈!”
卖菜的李大妈在住院治疗期间因一直卧床发生严重便秘。王海文主动为李大妈做肛指,每次用手指抠长达15分钟,气味难闻,但王海文没有皱眉,没有任何怨言,依旧细心护理。
李大妈出院后,菜场经营户都知道了413医院有个好护士长王海文。王海文去买菜,大伙都不肯收钱,害得她都不敢去菜场。
远洋的白衣使者
2009年10月的一个清晨,天已微凉。
王海文蹑手蹑脚走到儿子房间,低头吻了一下尚在熟睡的13岁的儿子。接下来的176天,她将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
丈夫秦超开车送王海文去医院,一到便被王海文赶回家。丈夫离开时,王海文的眼睛一直追着他的车,直到消失在拐角处。
亚丁湾海域护航任务开始后,王海文尝尽苦头。因为刚好碰上热带气旋,船只颠簸厉害,桌上的矿泉水瓶、本子等都滑落到地上。王海文躺在不到90厘米宽的板床上,不时起身呕吐,先是吐食物,后来只能吐胆汁。
就这样,整整躺了两天两夜,热带气旋才过去。王海文起床。马上投入工作中。
护士小谢在为发烧战士输液时,因风浪大,舱室摇摆严重,扎了5针都没成功。王海文便伸出胳膊,让她在自己的手背上做实验,一星期下来,终于提高了小谢在摇摆舱室里的静脉穿刺能力。为研究远海执行任务官兵心理生理健康积累一手资料,她克服高温、高湿、高盐、高噪音等恶劣环境,每天到各战位巡诊、开展心理疏导,详细记录各种条件下官兵晕船反应的数据和心理变化,先后撰写20余篇护理学术文章。
2010年8月,王海文又主动报名参加“和谐使命——2010”任务,赴孟加拉国、塞萨尔、吉布提、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等亚非五国进行医疗援助服务。
在肯尼亚,一位疟疾病人因为上吐下泻,病床上到处都是排泄物,家人害怕传染,都不敢靠近。王海文见状后,二话不说就为病人擦洗身体,更换床单,没有一丝恐惧和嫌弃;一位患有巨大脂肪瘤的艾滋病病人,不远千里从肯尼亚追到坦桑尼亚,王海文主动为这位艾滋病人洗头洗脸、剪指甲、刮胡子,逐字逐句地向病人解释病情,为病人抽血,并陪同做完其他各项检查……
时代的先锋战士
只要医院有出海执勤保障任务,身为党员的王海文总是第一个写请战书,生怕错过每一次出海保障的机会。
有一次,东海舰队同时派多艘潜艇和水面作战舰艇进行远海训练,需413医院派一支10人医疗小分队随舰艇保障。考虑到王海文刚执行亚丁湾护航回来不久,抽调保障此次任务的人选中没有她。
得知情况后,王海文立即给院长王文军打电话:“院长,此次医疗保障任务时间长、物资装备多、标准要求高,我是骨干,为什么不安排我参加?”
请战书中,王海文这样写道:“我属于党,属于人民,属于大海,我愿和可敬的官兵一起战斗,共同为海军走向深蓝贡献力量!”
在王海文再三要求下,院领导同意了她的请求。
在海上医疗保障期间,王海文不仅要做好自己分管的上百种物资器械保障,还要耐心为官兵做好心理疏导服务等工作。
与王海文一起执行任务的队员说,王海文几乎每天都是最早一个起床,最后一个睡觉,眼睛熬肿了、手磨破了,对她来说是常有的现象。
24年来,王海文用忠诚和执着捍卫着军队护士的荣誉,经受住各种严峻的考验。2003年4月,非典突然袭来,413医院接到上级命令:成立发热门诊。
又是王海文第一个站了出来:“让我去!我多次参加一线护理任务,有经验。”
经医院党委研究决定,王海文作为发热门诊护士长,带领7名护士执行抗击非典任务。
由于413医院不是传染病医院,要在短时间内按传染病收治标准展开工作,困难重重。但王海文没有退缩,她与7名护士连续奋战,整理病房、设计方案,硬是将一个普通病区改造成完全符合收治发热病人要求的隔离病区。
自从组建临时病区后,王海文连续两个月没回过家,儿子打来电话说:“妈妈,我好想你,你回来吧,以后我再也不惹你生气啦,我唱支儿歌给你听,好吗?”听到儿子稚嫩恳求的话语,王海文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来,但她只能耐心安慰儿子。
由于工作需要,王海文先后在医院多个科室工作过,不论调到哪里,不论在哪个岗位,她都兢兢业业,冲锋在前。所在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军优质护理示范医院”、“全军优质护理示范病区”等荣誉。“朝前走,不后退,如果你切实感到这样的生活是你的天职,因为这完全是造福他人的事业。”王海文始终铭记着当年美国著名慈善家塞缪尔对南丁格尔说的这段话,生命不息,造福不止!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