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30日讯 张富建是乐清淡溪镇陈坦村人,在陈坦村及周边承包了近300亩地种植铁皮石斛。
根据温州市农村产权服务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文立的描述,10月1日农村产权服务机构运转后,假如张富建需要更多土地来种植铁皮石斛,他可以打开农村产权服务机构的网站,挑选网站上挂着的可供出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田——简单来说,就是空着等你去租种的农地,各块农田都会有方位、出让条件等等一定的描述。看上哪块,就可以联系董文立他们,商谈租种的事项。
听着有点像淘宝网上买东西吧?
董文立说,农村产权服务机构其实就是一个平台,把依法可以交易的产权放上去交易。同时,买家有需求也可以放上去。比如,张富建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布信息,说明自己需要怎样的一块地,有满足条件的就可以去接洽。
农村产权交易原本就存在
搭建平台更规范、更方便
此前媒体的报道,有一种误读,即出台《温州市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后,农村产权就可以交易了,容易让人误以为之前是农村产权不能交易的。
事实上,类似的交易一直存在,最具代表性的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乐清农业局人士介绍,二十几年前就有种田大户租住农民的田。只不过,当时交易效率非常低下。
比如,像张富建这样的承包大户,要种几百亩地,必须挨家挨户上门和农户谈。用他的话说,要用五个多月、谈上百次才能搞定。更让他头大的是,农田是连成片的,可有时一大片谈下来了,就中间一块地人家不肯租给你种,平时打理还要绕着走,非常麻烦——假如是承包去种水稻的,如果稻田不能连成一片,就难以推行机械化操作,更是增加了成本。
2011年以来,温州推行“三分三改”的政策,变成村里替农民们出面,统一和张富建谈,效率提高了不少。张富建只需要几天时间,就可以包下几百亩地,还都是连成片的,效率大大提高。
对于农民们来说,原先和承包大户谈,常常不签合同,存在法律风险,谈下来的价格还不高——乐清淡溪镇陈坦村村主任张山青说,2010年时,有农民以100斤谷子/亩地的价格就能把地租出去一年。而村里出面后,不光统一签合同,每亩地农民能得到七八百元。而且,村里还要求张富建这样的承包大户用工首先找本村村民,几百村民找到了工作。
而《暂行办法》一出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一建成,张富建这样的承包大户、农民,有望像本文开头描述的那样交易,更加便捷,更加高效。
此外,以往农村鱼塘、物业等村集体资产私下承包、交易,容易产生腐败,以后全部放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在监管下运行,更阳光,更利于保护农民利益。
平台交易不收费
交易细则正在制定
农村产权交易都放到这个平台上来,收费吗?
“肯定不收费,”董文立表示,搭建这个平台,大背景是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也是温州这几年的“三分三改”政策的一个延伸,“这是政府出台的公共服务政策,怎么可能收费?”
董文立说,具体交易细则,目前温州市国土、住建、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知识产权、工商管理等各部门,正按各自职责制订。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