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背后纠缠的名和利未变
对网络传言应持普遍怀疑态度对公众人物和熟悉亲友也不应盲从和轻信
浙江在线09月03日讯 近日,浙江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3年度浙江十大谣言典型案例,有4成与禽流感等疫情相关。
会上,一位从事法制工作的傅警官表示:很多谣言有一点真,又有一点假,还有一些是和当下的新闻热点联系在一起,看起来真假莫辨。特别是当一则谣言和普通人的生活发生交集时,它引起的恐慌就非常严重。杭州也有所谓“网络水军”的迹象。
大家还记得2011年的抢盐风波吗?
那一年的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8.9级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从3月17日起,中国沿海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发生大规模的抢盐潮,食盐最贵时卖到20元/袋,因为有谣言说碘盐能抵御核辐射。盐抢完了,老百姓又盯上了酱油……直到官方辟谣,盐恢复供应,价格才回落,各地又上演退盐大潮。
这是一起典型的谣言干预社会秩序事件。那么,一则谣言是如何产生、传播的?我们如何鉴别谣言?
谣言如何产生?
商业竞争、敲诈骗钱、提高知名度……
有的谣言背后其实是商业竞争。比如,有“消息”称某公司破产,消费者担心得不到优质的售后服务,便转而购买其他同类企业的产品。
有的谣言就是直接是为了骗钱。很多人都在QQ群里、微博上见到过诸如此类的寻人启事:“7岁的男孩于xx月xx日在xx地走失,请知情人联系其父亲,手机号……”此类消息层出不穷,令人惶恐。但一深究下去,大家发现,启事中留的手机号,实为吸费号码;学校、警方也都纷纷辟谣:没这回事。
有的谣言制造者,被捕后承认:“网上有人转发我,关注我,感觉不错,能提高知名度。”也有制谣者承认自己是在敲诈。
谣言为什么能流传?
“这件事对我很重要”
心理学家认为,谣言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谣言的内容往往对传谣者和听谣者有某种重要性;第二,真实的事实被某种模糊性掩盖了。
比如,孩子走失的谣言那么容易流传,是因为我们太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走失;抢盐风波席卷中国东南沿海,是当地居民害怕被核辐射。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谢需说,谣言映射了我们的心理,刺中了人们的软肋,很多人即使知道这不过是“空穴来风”,也依然忍不住去讨论。
谁更容易相信谣言?
对公众人物盲从和对熟人信任的人群
很多人觉得“微博大V说的总不会是假的吧”,这是对公众人物的盲从心理;还有人觉得“这是我堂姐在朋友圈里转发的消息,总不会是假的吧?”这就是盲目的“熟人心理”。
学者认为:“人们的日常社交谈话也容易包含一些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而这时候,道听途说和轻信恰恰中了制谣人的圈套。”
谣言如何传播?
从传统的口口相传演变为新媒体人际圈转发
这个游戏很多人都玩过:第一个人告诉第二个人一句话,第二个人再转述第三人……到第十个人这里,这句话经“口口相传”,已经被大大“改编”过,和最初的版本大相径庭。
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人们按照自己的情感动机或过往的经验在转播和转述事件中不断简化周边信息、强化核心细节,从而使谣言变得更为合理。这其实就是谣言的基本模式——简化、强化、同化。
当前,各种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微博、微信、陌陌……不少谣言都是通过用户们的人际圈爆炸式转发传播。比如,今年浙江警方处罚的造谣者中,有6人是在微博上发帖,有2人是在当地论坛上发文。
我们看到,对微博不实信息,新浪已经设立不实信息曝光专区,提示网友在发布信息时审慎负责,以免对其他网友造成误导。
如何鉴别和制止谣言?
应对网络传言持普遍怀疑态度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首因效应。
这个词指的是,就算最后谣言被澄清了,也很难完全覆盖先前传播的受众面,而其心理印象也较难被擦除。通俗地说,就是谣言给人的“第一印象”太深刻了。这是因为,在大多数领域上,大众都是非专业的。
正如奥尔波特的观点:“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时间去检验我们所听到的是否背离真相。所以我们抵御谣言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对所有道听途说的描述持普遍怀疑的态度。”
现在网上时不时流传一些信息,比如“6人越狱到浙江杭州杀害女性抢劫现金”这样的谣言,萧山公安分局一位民警说:“在微博上转发求证这类负面信息,你的好友中谁也给不了答案,这个时候,你可以向辖区派出所咨询。更何况,按照最简单的逻辑来想,如果真的出了这样的事,媒体上还会风平浪静吗?杭州警方早就全力缉拿嫌疑人了。”
省公安厅傅警官说得简明扼要:“打击网络谣言,最简单的就是广大网友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
老外怎么对付谣言?
欧盟——
欧盟设立“欧盟网络热线”,公众通过该热线举报非法内容,所有举报信息报告给各主管部门进行处理。此外,还通过构建专家中心,就何为非法内容等问题向互联网服务商提供指导。目前,“欧盟网络热线”已经覆盖24个欧盟国家,并吸引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美国、南非等非欧盟国家也加入。
英国——
英国“网络监察基金会”也对外开设热线,接待公众投诉。具体的工作机制为:互联网用户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传真的方式,向网络监察基金会举报他们认为不合法的互联网内容。接到投诉后,网络监察基金会将评估该内容是否违法,如果认定是非法内容,将通过网络IP地址确定该信息来源,并据此将非法信息移交给相应的执法机构来处理,同时通知网络服务商将该内容从服务器上删除。如果网络服务提供商在接到通知后不删除该内容,网络监察基金会便会起诉对方。
韩国——
韩国艺人安在焕自杀,有人在网上爆料说,女星崔真实放25亿高利贷给安在焕,间接逼死了后者。崔真实回应道:“我从开始赚来的钱都交给妈妈存起来,别说个人贷款,连股票也从来不碰。”但网民持续攻击她,后来崔真实醉酒后自杀身亡。韩国警方查明,高利贷一说完全是谣言,散布者是某证券公司一个女职员。
崔真实自杀事件发生后,韩国政府开始着手修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法律,执行《信息通信网法施行令修正案》,增加适用“限制性本人确认制”的网站。“限制性本人确认制”是指一项在门户网站等进行网上留言时通过身份证确认本人的程序,相当于网络实名制。这个《修正案》也被韩国人称为“崔真实法”。
(杭州日报)
- 【专题】浙江重拳打击网络谣言
- 净化网络环境 温州警方查处15起网络谣言案件
- 嘉兴公安机关启动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谣言专项行动
- 台州查处两起网络谣言案 3名发布者被治安拘留
- 潘某因利用网络传谣“宁海艾滋病”被拘留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