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06日讯 “阿姨,这是安全防范资料,拿回家看看吧。”“你们今天这么早啊,这种活动要经常搞啊,对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很有用的。”近日的一个傍晚,吃过晚饭的海宁市民陆续来到海宁剧院广场纳凉。当天是海宁的城乡防控日,海宁市公安局刑侦大队、110指挥中心、治安大队等部门派代表在广场进行专项活动。有的现场返还赃物,有的发放宣传资料,还有的公开播放宣传视频,通过动画模拟诈骗案情,提醒市民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
从今年7月起,每月的6日由海宁市公安局牵头,组织全海宁的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居民群众开展防范大宣传、防控大互动、出行大劝导、隐患大排查、城市大设防等多项活动。据了解,城乡防控日倡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此举在全国尚属首例。
警务室兼职“托儿所” 为“小候鸟”建温馨之家
近日,海宁长安派出所老庄警务室里热闹非凡、其乐融融。儿童娱乐区里,六七个新居民子女正在专注地摆弄玩具,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平安‘小候鸟’班”。
驻守在警务室的社区民警董建祖说,辖区内有多个工地,外来务工人员很多,家长们白天忙着上班,孩子们没人看管。“警务室从7月底开始,整理出两个房间,一个作为休息室,一个作为娱乐区,为‘小候鸟们’提供临时看护。喜欢玩的,在娱乐区里玩。要做作业的,在休息室里做作业。”董建祖还专门买了饮料给孩子们喝,他的同事更是特地下载了几部动画片供孩子们看。
“孩子在这里有人看管,还能结交新朋友。”辖区居民赵胜男经营着一家店铺,没有时间看管小孩,她在看到警务室推出小孩临时寄托服务后,将孩子带来。“老董人热心,有什么事都找他帮忙。”她说。
“警务有情、警务有苦、警务有乐、警务有成”,贴在老庄警务室墙壁上的标语醒目有力,这十六个字既是老庄警务室的工作理念,也是社区民警日常工作的写照。靠着日积月累的亲民作风,社区民警与辖区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首推“好村民”记录卡 鼓励群众参与治安防控
提供流动人口信息加1分、协助开展派出所法制宣传加2分、主动调解村里矛盾纠纷加3分……在硖石街道西环村,一名老伯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好村民”记录卡。
“这是西环警务室发给我们的,只要集满5个积分,就可以换实物奖励。”老伯高兴地说,“我已经有10分了,上次跟他们反映过一件事情,后来他们查证是真的,一下就加了10分。”
社区民警凌燕告诉记者,“好村民”记录卡有具体的考核奖励管理办法,对参与民事纠纷调解、邻里守望、一般性的巡逻宣传活动,都有详细的计分规定。相比较而言,主动提供信息、协助警方破获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的积分要更高些。“我们辖区有西环、群利、长田3个村,今年在西环村进行试点,以后再逐步推广开来。”凌燕说。
盐官派出所桃园警务室开展“相约警务室,携手筑平安”警民恳谈会、长安派出所西街警务室“警务理事会”例行活动、海洲派出所成园警务室邀请群众参观市民防范体验中心……在城乡防控日,海宁的76个警务室都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治安防控活动,吸引了不少群众参与。
来源:嘉兴在线—嘉兴日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