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06日讯 传统工匠的冷与热(一)
箍桶匠与篾匠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两个陌生的词语。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与普及,木制品和篾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淘汰,而与这两类生活用品息息相关的箍桶匠和篾匠也日渐没落。
篾匠:成功“逆袭”年入七八万元
“篾”指劈成条的竹片,篾匠的基本功就是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弄成各种各样的篾。篾匠在我国是一门古老的职业,过去家庭里的许多日常用具(菜篮子、箩筐等)都是篾匠用竹子加工而成的。当时,篾匠们凭着这门技艺,养活一家人不成问题。而随着篾制品的没落,篾匠们几乎几个月接不到活,甚至整年都没活,大部分从事篾匠的匠人也逐渐转行。
家住普陀展茅茅洋的冯安,今年已经60多岁,从事篾匠这一行也有40多年了。和很多同行一样,冯安也曾因为这一行的没落而退出过。后来因为一个转机,冯安又重新投身于篾匠行列。“渔民捕上来的蟹,都盛在沈家门水产码头上的蟹箩里,没有盖子,螃蟹要往外爬,太实的盖子,要把蟹箩里的蟹憋坏。 ”冯安说,用篾和包装带编织成的蟹箩盖既能防止蟹外爬又能透气,受到了渔民们的欢迎,也让他找到了新商机。
冯安在家里弄了一个小作坊,他负责劈竹子,他的妻子负责将劈好的竹子缠成圈,同时又雇了几个邻居来打包装带,几个人分工合作,一天大概能卖掉700多个蟹箩盖。冯安告诉记者,去除人工费、竹子和包装带的成本,他们夫妻俩一年做蟹箩盖的收入大概有七八万元。
靠着适应市场需求,做蟹箩盖,几乎要被遗忘的篾匠有了用武之地,不但解决了经济来源,也让自己的手艺有了新出路,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篾匠的“逆袭”为传统工匠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守着旧手艺的同时,我们是否能寻找一些新的创意与突破,使自己的手艺与时俱进,免于流失。
箍桶匠:希望自己能忙一点
“做箍桶了! ”不管风吹日晒,每天上午,60多岁的箍桶匠孙明亦都会骑着辆人力三轮车行进在普陀大展、小展、定海白泉等地的乡间道路上,一边骑一边喊着那句话。
箍桶匠是专门从事圆形木制容器制作的手工艺人,做出来的成品既要美观又要滴水不漏,对工匠的技艺要求很高。上世纪80年代以前,家家户户用的都是木质的锅盖、米桶、洗脚盆等,那时候箍桶匠的生意非常好。“在木匠、水泥匠的收入大约只有2元一天的时候,我们箍桶匠的收入大约是3元一天。 ”孙明亦说。
当记者问到孙明亦现在的收益时,孙明亦忍不住叹了口气:“一年中至少有大半年的时间是接不到活的。一般箍一个桶或者一个盆都需要一天,价格是100元左右,我现在一年箍桶的收入大概只有一万多元。 ”
当天下午,记者找到孙明亦的时候,他正在田里种菜。“我一般早上7点骑车出门,如果能接到活,就在主人家把活干完,如果接不到活,中午就回家种种田。 ”孙明亦告诉记者,种菜是他的另一份工作,不过种的菜一般以自己吃为主。
尽管现在用木桶、木盆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的箍桶匠都已从事别的行业,孙明亦却从未想过要放弃。“我就这一门手艺,年纪这么大了,做别的是不可能的,虽然现在生意不好,但还是有人需要的。 ”孙老伯说,他特别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忙一些。
苦守在箍桶业的工匠们,能像篾匠那样迎来逆转吗,市场的突破点又在哪儿?这是孙老伯苦思的问题,或许也是整个行业该思考的问题。
来源:舟山日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