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1日讯 “王老师,教师节快乐!好人一生平安!”在教师节上午,王敏珠老师看到一位智障儿童母亲李女士发来的手机短信,感到一阵温暖。
王敏珠的工作可以用“特殊”来形容:从事“特殊教育”工作,只有5个学生的“特殊”班级,教的都是智障、脑瘫等“特殊儿童”。她的工作“特殊”,但她的愿望却是让学生成为融入社会的平凡人。
“连亲妈都教烦了,王老师愣是教会了!”
27岁的王敏珠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学院,去年9月起在沈家门第四小学启智班任教,主要教特殊孩子生活常识和感统训练。
15周岁的智障男孩小梁是当时班上的一位“差生”:王敏珠在课堂上多次教过的系鞋带、穿衣服等生活常识,其他3位智障学生都学会了,可小梁总是学不会。
王敏珠没有放弃,她将课堂教学移到生活中。在小梁午休后,一对一主动教他穿衣。衣领没翻出来、衣摆没拉平、纽扣扣错位置,不断重复犯错让耐心的王敏珠偶尔也会心烦。“这个时候就想着我是一位特殊教育老师,可能这个方法不对,要用特殊的方法教他们。然后当场静下心来,回家后再想主意。”王敏珠说。
当时小梁对自己完全失去了信心,甚至不愿意再学。王敏珠找到了一剂妙方,在小梁学穿衣、系鞋带前,先口头表扬小梁“上次做得不错,我们再做一下”。
这一招起了作用,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小梁基本学会了穿衣、系鞋带、叠被子、拖地。“现在儿子会帮我一起打扫卫生。我以前一次次教他都不会,连当亲妈的都烦得不愿再教,没想到王老师能教会他。”李女士高兴地说。
“看到王老师这张脸,我就放心了”
本月6日下午2时多,在启智班的感统训练室,10岁的脑瘫、智障男孩小林趴在“秋千”上。不过这个“秋千”并不是座位,而是一个横挂的圆桶。“趴好,双手抱住圆桶,现在要摇晃啦。”王敏珠说完,眼睛看着孩子,以极小的幅度轻晃“秋千”。眼见小林身体倾斜要倒地,王敏珠伸手拉住孩子的胳膊。
感统训练室像是个儿童乐园,还有滑滑梯、蹦床等“玩具”。王敏珠要指导孩子们“玩”这些东西,训练他们的感觉和控制能力,并且时刻注意他们的安全。“肚、子、饿、了。”小林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脑瘫的他不能独自走路,王敏珠扶着他一拐一拐地回到教室吃饼干。其间,在过道里,沉闷的小林突然仰头爆发出一声尖笑,把身旁的记者吓了一跳,王敏珠却没有停下脚步。“小林经常这样的,他这是开心呢!我也习惯了。”王敏珠解释说。
这是小林第一次上学,他一握住笔右手就控制不住地“发抖”,王敏珠大手握小手,教小林先“稳住”画线,以后再学写字。“儿子上学前,我最担心的是老师好不好。一看到王老师这张脸,就感觉与我们距离很近,我也就放心了!”当天下午来接小林回家的母亲说。
“虽然没有学业成绩,但多付出些孩子们就多会些”
“孩子们没有学业成绩,难以体现教学成果;而这些孩子基本上被家长放弃了,甚至有的家长从不会问孩子学了些什么。”王敏珠说,在很多人看来,特殊教育是一种爱心事业,因为教学成绩无从衡量,日常付出多少全凭良心。
6日下午3时多,在启智班的“模拟超市”,14岁男孩小方打算“买”一瓶墨水和一块橡皮。“上面贴着要多少钱?”王敏珠问。“一元、一元。”小方说。“如果拿出一张5元的纸币买这两样东西,还能找多少零钱?不准数手指头。”王敏珠说。“4元吧。”小方想了想后回答。等小方意识到应该是3元时,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六分钟。
“一些智障的孩子只会数着手指头做十以内的加减法,最好的是小梁,在去年学会了二十以内的加减法。”王敏珠自豪地说。她教学生一个方法,如果要到超市购物就带上计算器。“如果能在一个多学期里学会购物,就很不错了。不光是计算,因为很多智障孩子不会换钱,在他们眼里‘一枚一元硬币怎么会等于十枚一角硬币呢? ’”王敏珠摇摇头说,光是这一“关”就不知要教多少遍。
但她觉得多下些功夫,孩子们就会多学些。每当看到孩子们又学会了一些常识,王敏珠都会很开心。“通过反复教学,能使他们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增强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减轻包袱。”她说。
而王敏珠最大的希望就是,这群“长不大”的孩子将来走进社会,比如到超市购物、医院挂号、银行存款、单位工作,能够多感受到一份人间的温暖。“智障是先天性的残疾,他们的思想很单纯,而且比常人‘敏感’。有回小梁被人呵斥后就躲在寝室里哭。”王敏珠哽咽道。
来源:舟山日报
- 宁波成立首个“特殊教育社会工作服务点”
- “送戏下乡、文化助残”走进丽水特殊教育学校
- “我愿意做他们的翅膀”——刘佳芬的特殊教育和她的孩子们
- 湖州市首家公立特殊教育学前班9月12日开班
- 浙江本科招生 新增特殊教育专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