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监督员陈国良在菜摊前索取检测样本。
浙江在线09月15日讯 套上蓝马甲、戴好蓝袖章,昨天早上7点的余杭临平庙东菜场里,陈国良和姚伟芬开始上岗了。
在临平庙东社区里,活跃着40个食品安全志愿者,他们是党员和退休老人,从2012年3月开始,大家自发轮流进菜场值班,协助检测员英国梅做好菜场农产品进场后的农残检测工作,一年365天,风雨无阻。过去一年中,志愿者在这个小小的菜场协助检测了4946批次农产品,发现19批次并销毁48公斤不合格农产品。
受到庙东菜场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的启发,余杭日前成立浙江首支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团,截至目前,已经有400名志愿者参加。
摊主不配合
他们就自掏腰包买菜送检
QQ群里,志愿者每天播报“菜情”
陈国良的单位在庙东菜场旁边,每天下班都要去菜场买菜。去年三月,庙东社区的微信上发布招募菜场食品安全监督员的消息,他马上报名参加了。现在,每月有1-2天的上午,他都要赶早去菜场轮值,协助检测员英国梅完成整个菜场繁重的农产品抽检工作。
端着盘子,陈国良走到一家蔬菜摊前,刚想取片菠菜叶,女摊主就大声呵斥:“你们怎么天天来摘我的菜?现在菠菜要10元/斤,你摘一片就5毛钱啊!”摊贩的不理解和不配合,让这项原本的轻松工作变得艰难。
做了一年半监督员,陈国良自掏腰包的事没少干:“很多菜他们不愿意让我碰,尤其是价格贵的时令蔬菜,比如刚上市的春笋三四十元一斤,想免费取样几乎不可能,但春笋是添加保鲜剂储存的,我们都想知道这笋是否安全,所以那段时间,大家就轮流出钱买笋送去检测。”
志愿者们有个QQ群,当天值班的人会在群里发布今日菜情。陈国良总是把这份菜场情报转发到单位QQ群里:“自从我当了监督员,朋友同事见面就问我今天该吃什么。”
余杭临平庙东菜场的检测室里,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在记录当天农产品的检测台账。
豆芽、生姜、茭白、菱角问题多
检测不合格
监督员软磨硬泡催下架
在菜场今年的日常检测中,监督员协助处理了豆芽、生姜、豇豆、菱角、生菜等农残超标的情况。对菜场检测员英国梅来说,有了监督员这个群体,问题的解决更加有效。
庙东菜场的蔬菜摊贩陈大姐说:“大家喜欢卖相好的菜,菜场有20个卖蔬菜的摊位,7个是自产自销的,我们进货自然也进漂亮的。”
“不过,买菜不能光看外表,莲藕黑乎乎的比白嫩的安全;茭白越是白亮越要小心;生菜易长虫,农残容易超标;水里的菱角其实生长中也打农药。”作为监督员,姚伟芬侃起买菜经来头头是道,她的伶牙俐齿在劝导商贩下架不合格农产品时发挥了强大作用。
昨天,在菜场检测室,英国梅摆出了显色剂、酶液、底物这三大法宝,把叶菜、豆角等绿色蔬菜剪成小丁放进混合溶液10分钟后取样,进农残检测仪检测。另外,豆芽、海带、生姜、年糕为了保鲜,会用二氧化硫,咸菜、香肠、咸肉、榨菜为了着色,会用亚硝酸盐;猪血、鸭血、牛百叶的保鲜会用上甲醛,这些则要用专门的试剂做检测。
“监督员来帮忙太好了,从取样、检测到后期处理,以前这活都我一人干,还常常被小贩指着鼻子骂,有时骂得我直想哭。”英国梅说,监督员起了很好的协调作用。每天,他们从各家摊贩处抽20-30个品种的蔬菜样本检测,整个过程顺利的话需要2小时,如发现问题要进行二次检测确认,结果一致的再责令商户下架、销毁不合格农产品。
70个名额,来了400人报名
余杭成立
浙江首支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团
受到庙东菜场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的启发,今年7月,杭州余杭区食品安全监督委员会决定,在余杭范围公开招募社会监督员70名,协助职能部门做好食品安全监督工作。
没想到,消息一经发布,头一天报名的就有100多人。8月29日,余杭食安办召开了全区社会监督员大会,没想到,会上呼啦啦来了400号人,他们中有大厨、有在食品厂从事检验工作的技术人员、也有退休在家的老人。
浙江省食安办的领导也来到大会现场,为浙江首批400个食品安全战线的志愿者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余杭食安办副主任张玮说:“现在,余杭的每个菜场都在建立监督员机制。未来,我们监督员还将走进工厂,与生产者商讨如何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将走上街头,向广大群众宣传知识;我们还将参与职能部分组织的专项整治行动,发挥群众监督作用。”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